投資市場的多樣性,銀行股在A股市場上股息率都已經超過5%,股息率越高表示普通股東分紅就越多,也表示公司的盈利多業績好,近日有20家銀行公布了分紅計劃回報股東。對於目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股息率雖然不高但也是一個穩定可靠的選擇。
儘管大部分銀行股處於破淨狀態,但銀行依然大方地掏出「真金白銀」回報股東。在當前已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的22家銀行中,有20家銀行公布了分紅計劃。由於銀行業績呈現出近年少見的高增長,因此,銀行分紅也格外的「大手筆」。
業內數據統計,以2021年末股本數計算,除浙商銀行、鄭州銀行不分紅外,公告分紅的20家A股上市銀行合計擬分紅近5000億元,是A股上市公司中絕對的「分紅主力軍」。2021年,銀行股的股價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分紅或許可以一定程度彌補投資者的「帳面虧損」。有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吸引長線投資的有效砝碼之一,從傳統價值理念來看,持續現金分紅的公司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已宣布分紅方案的20家上市銀行合計擬分紅金額為4883.6億元,分紅金額較去年增加了557.8億元,多數銀行分紅比例高於30%。值得注意的是,僅六家大型銀行,其分紅金額合計即高達3821.93億元。其中,工行以分紅1045.34億元,問鼎2021年度A股「分紅王」;建設銀行分紅910.04億元,位居第二。農行、中行分紅均超過了600億元,交行、郵儲銀行分紅均超200億元。與此同時,六大行分紅比例均達到30%。
銀行業的分紅歷來較高,因此,坊間也一直有「長期持有銀行股只為賺分紅」的觀點。而決定分紅多少,通常看的是股息率。以3月30日收盤價計算,A股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股息率超過5%。股息率最高的是交通銀行,該行2021年年度分紅股息率高達7.7%。緊隨其後的是中國銀行,股息率達到7.25%。此外,工行、建行、中信、光大等銀行股息率均超過6%。股息率超過5%,已經普遍高於1年期存款利率、大部分國債收益率和多數理財產品收益率,「這顯示出銀行股仍然具有較強的投資吸引力,尤其是對於準備中長期投資及穩健型的投資者來說。」業內人士表示。
一位銀行業資深分析人士亦表示,對於3-5年的中長期投資而言,銀行股息率超過5%表現出較強的吸引力;但對於短期投資而言,股價波動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