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於基礎教育這塊很注重,教育是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基礎教育擺在先導性和全局性的戰略地位。我國的基礎教育短板主要在鄉村,像重慶的石柱中益鄉小學十年一台合適的電腦都沒有,現在學生們都可以上英語口語直播課程,當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縮影。目前我國財政支持70%用於基礎教育,已經步入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階段。
基礎教育事關國家發展、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基礎教育擺在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戰略地位,堅持公共財政優先投入,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民族復興築牢穩固根基。我國基礎教育的短板在鄉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縮小城鄉差距,特別是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
地處重慶大山深處的石柱中益鄉小學,孩子們正在上英語口語直播課。如今,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聯通了外部世界,音體美設施和科技館也一應俱全,可就在十年前,這裡連一台像樣的電腦都沒有。中益鄉小學的十年巨變是我國鄉村學校全面改善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超2959億元支持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截至目前,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城鄉辦學條件差距明顯縮小;強力推進的控輟保學讓義務教育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到不到500人,到2021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4%。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近70%用於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經費總投入翻了一番多。我國基礎教育從學前到高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從2016年的不足68%已提高到87.78%,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85%提高至91.4%,我國基礎教育從「有學上」步入了「上好學」的新階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促進基礎教育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重向全面育人、綜合育人轉變。
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實施,進一步助推基礎教育向育人本質回歸。課外負擔和作業負擔得到有效緩解,各地中小學在規定時間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邁入新時代的基礎教育已進入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階段,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業的時代新人做好基礎工程,築牢強國偉業的教育根基。
更多基礎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礎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