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落戶城市還需要買房或者人才引進又或者需要購買城市戶口,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目前我國的城鎮化戰略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昨日發改委發布新型城鎮化的實施方案,裡面提到試行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標準是統一的。
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實施方案》明確,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I型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近十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成就:1.3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基本形成;到2021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5,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大幅提升。
為推動「十四五」時期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政策導向有效落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明顯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明顯縮小。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顯著提升,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
必須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以縣域為基本單元、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突破口,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截至2021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5,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大幅提升。試行落戶政策也是為了推動十四五期間新型城鎮化政策的有效落地,也是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生活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