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築施工企業構建智能建造供應鏈,多路徑化解建築施工行業發展進程中的瓶頸和困難。當下,建築行業大環境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傳統建築施工轉型「智能建造產業技師」,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建築施工行業的主要勞動力。
在新基建背景下,建築施工企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市場間的爭奪趨向白熱化。為此,為了健康的生存與發展,建築施工企業需要從市場布局、創新發展、人力資源和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健全與完善區域市場開發與經營管理機制,最大程度提升自身的區域市場開發能力,為提升市場份額,優化自身核心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2023-2028年中國建築施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末,全國各種類型建築施工企業達到226萬家,其中有施工活動的具有建築施工企業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2.9萬家,相較2020年同比增長10.52%。其中,2021年,我國特、一級建築施工企業數量達到1.6萬家,占全部建築施工企業個數比重為12.1%。
對於建築施工企業而言,區域市場開發工作固然重要,後期經營能力同樣不可或缺。在後期市場維護過程中,客戶關係管理工作質量直接決定項目進展情況,但是,就實際而言,部分建築施工企業自身對於項目經營管理工作重視程度較低,容易出現重前期溝通與維護,輕項目後期經營管理。在錯誤的關係維護理論模式下,業主同施工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較少,雙方供需矛盾問題將會逐漸顯現。長此以往,應收帳款比例提升、工期延誤等問題將會愈發嚴重,對於建築施工企業前期區域市場開發工作將會產生惡劣影響。
從2019年年底至今,轉眼間,疫情已持續兩年多。目前全球因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已達到650多萬例,新冠疫情的爆發,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加之國際局勢不斷緊張,受多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正在步入衰退。
在這種背景下,建築施工行業受到的衝擊更大,龍頭房地產企業紛紛暴雷,老牌建築施工企業破產重組等等,作為建築從業人員不得不審視國內建築施工行業的現狀以及分析未來的發展趨勢。
建築施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建築施工業企業生產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築施工業總產值持續增長,建築施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2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其中提到,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強化工程質量保障。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強化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書面承諾制、永久性標牌制、質量信息檔案等制度,強化質量責任追溯追究。落實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保證合理工期、造價和質量。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實施工程施工崗位責任制,嚴格進場設備和材料、施工工序、項目驗收的全過程質量管控。完善建設工程質量保修制度,加強運營維護管理。強化工程建設全鏈條質量監管,完善日常檢查和抽查抽測相結合的質量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工程質量監督隊伍建設,探索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社會力量輔助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完善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將企業工程質量情況納入招標投標評審,加強標後合同履約監管。
提高建築材料質量水平。加快高強度高耐久、可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等新型建材研發與應用,推動鋼材、玻璃、陶瓷等傳統建材升級換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質。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完善綠色建材產品標準和認證評價體系,倡導選用綠色建材。鼓勵企業建立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安裝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體系,推行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駐廠監造。落實建材生產和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嚴格建材使用單位質量責任,強化影響結構強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關鍵建材全過程質量管理。加強建材質量監管,加大對外牆保溫材料、水泥、電線電纜等重點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實施缺陷建材響應處理和質量追溯。開展住宅、公共建築等重點領域建材專項整治,促進從生產到施工全鏈條的建材行業質量提升。
建築施工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建築施工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樹立全生命周期建設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打造中國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設計、監理、造價等工程諮詢服務技術標準,鼓勵發展全過程工程諮詢和專業化服務。完善工程設計方案審查論證機制,突出地域特徵、民族特點、時代風貌,提供質量優良、安全耐久、環境協調、社會認可的工程設計產品。加大先進建造技術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發投入,加快建築信息模型等數位化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創新開展工程建設工法研發、評審、推廣。加強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應用,打造品質工程標杆。推廣先進建造設備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資源建築應用,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低碳環保、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