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築施工政策優先保障園區用地,我國建築施工優化完善建築工地實名制系統功能。當下,減少建築材料和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可能會吸引更多地方和國家政策的關注。新時期國家對於建築工程施工應用的材料、技術等等都有了新的要求,比如環保、節能等,在審核時也要對建築施工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新政策要求進行檢查。以下對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政策分析。
2023-2028年中國建築施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我市建築業完成施工總產值1220.9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省內完成產值1046.2億元,同比增長9.2%,我市建築業施工總產值增幅遠超全省平均增幅(全省平均增幅為2.7%)。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全市建設系統和建築業企業迎難而上、苦幹實幹、緊追猛趕,順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行業發展穩中有進。
建築施工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施工行業快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吸納了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帶動了大量關聯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看到,建築施工仍然大而不強,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後、建築施工設計水平有待提高、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人技能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現從四大政策來分析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政策。
1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這部規劃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建築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提出了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等任務。
1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修改〈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三部規章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的通知,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放寬建築市場准入限制。其中,建築業企業資質擬新設綜合資質。
3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通知,決定開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理行動,集中用兩年左右時間,聚焦重點排查整治隱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夯實基礎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堅決遏制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事故總量。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意見要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其中,涉及加強對工程建設領域統一公正監管和清理招標採購領域違反統一市場建設等。
建築施工企業競爭激烈,政策促進建築施工企業更好發展。現下,相關企業應改變思維,正確理解稅收規劃,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稅法的相關規定,制定可行的稅收規劃策略,有效實施稅收規劃,有效降低稅收成本,為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經營和發展創造條件。
以上就是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政策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