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國際科學界的前沿熱點。2025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在高溫超導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鎳氧化物材料在常壓下的高溫超導電性。
《2024-2029年中國高溫超導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此次研究團隊在常壓環境下實現了鎳氧化物材料的高溫超導電性,超導起始轉變溫度突破40開爾文(K),相當於零下233攝氏度,並觀測到「零電阻」和「抗磁性」的雙重特徵。這一成果使鎳基材料成為繼銅基、鐵基之後,第三類在常壓下突破40K「麥克米蘭極限」的高溫超導材料體系。
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強氧化原子逐層外延」技術,能夠在氧化能力比傳統方法強上萬倍的條件下,實現原子層的逐層生長,並精確控制化學配比。通過這一技術,研究團隊在原子級平滑的基片上精確排列鎳、氧等原子,構建出厚度僅幾納米的超薄膜,並通過界面工程實現了「原子鉚釘術」,固定了原本需要高壓環境才能穩定的原子結構。
超導現象自1911年被發現以來,尋找更高溫度的超導材料一直是國際科學界的重要研究方向。高溫超導行業分析指出,此次鎳基材料的突破不僅為解決高溫超導機理這一科學難題提供了全新突破口,還為未來高溫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
此外,該研究全部採用國產儀器,發展了獨特的強氧化能力薄膜生長技術,成功獲得了晶體質量更高的薄膜材料。這不僅實現了科學上的突破,更為我國在超導乃至量子材料領域的長期自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年,高溫超導領域迎來了鎳基材料的重大突破。這一成果不僅在科學上具有重要意義,還為未來高溫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溫超導材料有望在能源傳輸、磁懸浮交通等領域實現更廣泛的應用,推動相關產業的變革與發展。
更多高溫超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溫超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