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乘用車輪胎行業分析:國際品牌主導高端市場

2025年乘用車輪胎行業分析:國際品牌主導高端市場

2025-03-31 15:00:2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乘用車輪胎行業正處於快速變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乘用車保有量的持續攀升,使得輪胎市場需求不斷變化。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輪胎替換市場總量約1.8億條,且這一數字隨著乘用車保有量的增加還在持續上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乘用車輪胎行業呈現出諸多新的發展趨勢,既面臨著機遇,也遭遇著挑戰。

  《十五五乘用車輪胎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近年來,乘用車輪胎行業受多種因素影響,市場格局不斷變化。隨著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乘用車輪胎的上下游產業鏈也在持續演變,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銷售,各個環節都在發生深刻變革。同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外品牌在不同細分市場展開角逐,行業發展呈現出複雜態勢。

  一、乘用車輪胎產業鏈的現狀剖析

  (一)原材料供應影響成本與產業發展

  天然橡膠作為乘用車輪胎生產的關鍵原材料,占輪胎原材料成本近半數。2024年,受東南亞地區強降水、泰國洪災以及國內產區停割等因素影響,國內天然橡膠市場價格從年初的13060元/t漲至12月31日的16890元/t,漲幅達29.33%,年均價格約為14300元/t。這導致輪胎製造成本顯著增加,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此外,合成橡膠國內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仍需進口;炭黑/鋼絲簾線國產化率高,但受環保政策影響成本持續走高。

  (二)製造產能分布與企業格局

  乘用車輪胎製造產能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蘇、浙江三大產區。山東作為中國輪胎製造大省,2024年乘用車產量約為2.67億條,同比增長11.72%,擁有多家大型輪胎企業,在規模和技術上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占全國產能的50%。浙江地區乘用車輪胎產量同比增幅為5.21%,部分企業如中策橡膠在行業內地位重要。江蘇地區2024年產量同比增幅為5.69%,企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表現突出。

  (三)下游銷售渠道的變革

  下游銷售渠道涵蓋汽車製造和汽車後市場,包括4S店、連鎖汽修、電商平台等。2024年電商平台滲透率提升至25%,後汽車市場線上連鎖品牌市占率快速提升。隨著汽修市場反壟斷政策推進,4S店之外的獨立汽修廠獲取原廠配件比例提升至50%以上,工時費比4S店低15%以上。線上化率快速提升,超過65%的車主通過APP選購配件、預約服務,輪胎更換服務成為線上連鎖汽修企業的主要業務。

  二、乘用車輪胎市場需求增長的驅動因素

  (一)新車產量帶動配套需求

  中國乘用車市場持續擴大,新車產量不斷增加。每輛新生產的乘用車通常配備4條輪胎,這直接帶動了輪胎的配套需求增長。儘管中國輪胎產量在過去因多種因素有所波動,但近兩年受國內新能源配套需求增長及海外產能釋放影響,產量穩步上升。

  (二)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新機遇

  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銷量連續十年居全球第一位。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對新能源汽車專用輪胎的需求。由於新能源汽車車身結構的變化,對輪胎的輪動阻力、耐磨性、抓地力、靜音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了乘用車輪胎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三、乘用車輪胎市場的競爭格局

  (一)國際品牌主導高端市場

  國際頭部品牌如米其林、普利司通、馬牌等,憑藉技術積累、品牌溢價和配套市場優勢,長期占據高端乘用車輪胎市場主導地位。在配套市場,外資品牌因大尺寸輪胎技術壁壘(如19寸以上)和新能源汽車配套需求(如低滾阻、高承重性能),仍占據較高份額。2023年數據顯示,外資品牌在轎車輪胎市場占比達70%,在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優勢顯著。

  (二)國內品牌在中低端市場崛起

  國內品牌如玲瓏、中策、朝陽等,通過性價比優勢和本土化渠道布局,在中低端市場快速擴張。2023年內資品牌銷量占比達65%,年增長率1%-2%,主要集中於17寸以下小尺寸輪胎市場。依託龐大的汽車保有量(2024年突破2億輛)和下沉市場渠道(如電商平台、街邊汽修店),內資品牌在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中占據優勢。玲瓏輪胎作為國內龍頭企業,躋身全球輪胎20強,通過技術革新和產業布局,成功與多家主流車企合作,成為中國新能源配套率第一的輪胎品牌。

  四、乘用車輪胎行業面臨的挑戰

  (一)原材料依賴帶來的風險

  中國天然橡膠年消費量約650萬t,其中80%依賴東南亞進口,地緣政治和極端天氣易導致供應中斷。高端合成橡膠國產化率不足50%,制約新能源輪胎性能優化。原材料成本占輪胎生產成本70%以上,企業議價能力弱,利潤穩定性差。

  (二)國際貿易壁壘的阻礙

  美國對華乘用車胎徵收反傾銷稅,導致2023年對美出口量較峰值下降40%;歐盟2026年實施「碳關稅」,對高碳排放輪胎額外徵稅(預計增加成本8%-12%)。泰國、越南憑藉更低關稅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吸引外資建廠。傳統出口市場萎縮,中國企業需積極開拓新的海外市場。

  (三)技術研發的差距

  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外資品牌占據國內高端輪胎市場60%以上份額,本土品牌仍以中低端為主。新能源車需專用輪胎,國內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頭部企業研發費用率約3%,外資超5%),關鍵技術如自修復胎面、智能傳感器胎尚未成熟,高端市場利潤豐厚但難以滲透,新能源車配套訂單多被外資搶占。

  (四)環保政策的壓力

  歐盟標籤法要求2025年所有出口輪胎達到B級以上,國內企業需升級配方工藝,成本增加10%-15%。國內「雙碳」目標下,輪胎企業面臨限產減排壓力,山東、江蘇等主產區環保限產常態化。環保合規嚴格外加技術升級需求,企業投入增加,落後的中小產能加速出清。

  五、乘用車輪胎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新能源汽車輪胎市場持續擴張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低滾動阻力輪胎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國內外輪胎企業紛紛加大新能源輪胎的研發力度,推出更多適應新能源汽車特性的輪胎產品,擴充其EV輪胎產品線,這將為輪胎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推動輪胎技術升級。

  (二)智能化與數位化轉型加速

  智能化和數位化是乘用車輪胎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輪胎企業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輪胎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數位化變革也在改變輪胎銷售渠道,智能訂單系統、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興模式將為輪胎銷售提供新的途徑。

  (三)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成為必然

  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促使輪胎企業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企業將採用環保材料、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並推動輪胎循環利用等措施。政府也將加強對輪胎產業的環保監管,推動產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

  (四)全球化布局與市場拓展加快

  全球化布局與市場拓展是輪胎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乘用車輪胎行業分析指出,通過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輪胎企業可以降低運輸成本、規避貿易壁壘、提高市場競爭力。中國輪胎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也在加速,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和非洲,這些地區的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為輪胎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機遇。

  2025年的乘用車輪胎行業,在市場需求增長的驅動下,面臨著複雜的競爭格局和諸多挑戰。產業鏈上下游的變化、國內外品牌的競爭、原材料供應風險、國際貿易壁壘、技術研發差距以及環保政策壓力等,都對行業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然而,新能源汽車輪胎市場的崛起、智能化與數位化發展、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以及全球化布局帶來的機遇,也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乘用車輪胎企業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優化產品結構、拓展市場渠道,以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乘用車輪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乘用車輪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乘用車輪胎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