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快速發展,成為體育消費新增長點與區域經濟活力的重要引擎。為系統推進戶外運動資源開發與產業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專項通知,明確到2030年將建成100個左右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並從規劃引導、設施建設、產業融合等多維度提出具體要求,推動形成全社會參與、全要素聯動的發展新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戶外運動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通知》強調,建設地區需具備明確的政府主導機制,將戶外運動發展納入地方重點任務清單並建立跨部門協同體系。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確保資源調配效率和服務配套能力,地方政府需統籌土地利用、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關係,在政策創新和制度供給上先行先試。此舉旨在破解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為社會資本參與創造穩定預期。
入選地區須擁有獨特的山水林田湖草等戶外運動資源,並具備一定產業基礎。文件特別指出,自然景觀的多樣性和生態保護水平將直接影響項目競爭力。例如,具備山地攀岩、水上運動或森林徒步等專項資源的區域可優先布局特色賽事體系,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同時要求在開發中嚴守生態紅線,通過科學規劃實現保護與利用雙贏。
高質量目的地需構建「一站式」戶外服務體系,包括標準化營地建設、智慧化導覽系統和應急救援網絡等硬體配套,並推動體育旅遊、裝備製造、文化體驗深度融合。文件明確要求完善交通可達性,提升賽事承辦能力,通過舉辦品牌活動吸引國內外參與者,預計到2030年將帶動超千億規模的關聯產業投資。
為避免盲目建設造成財政負擔,《通知》嚴禁新增隱性債務,強調地方需量力而行制定資金保障方案。同時建立安全治理體系,從設施安全評估到應急響應全流程規範管理,並通過數位化監管平台實現動態監測。這些措施將有效防範「形象工程」,確保項目長期良性發展。
總結來看,此次政策組合拳聚焦破解當前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資源利用瓶頸,通過明確目標導向、強化要素保障、創新運營模式,系統性推進體育強國與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到2030年建成的100個目的地不僅將成為區域經濟新增長極,更將為全民共享自然生態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示範樣本。
更多戶外運動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戶外運動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