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4月10日,以「共築創新同享未來」為主題的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於南京正式啟幕。作為全球6G標準制定的元年關鍵節點,此次盛會不僅聚焦前沿技術研發,更首次將產業生態建設納入核心議題。南京依託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深厚積累和系統性布局,正加速打造「世界6G之城」,通過構建「基礎研發資本賦能場景落地」的全鏈條路徑,推動6G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6G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南京以紫金山實驗室為核心,在6G領域提前布局,搭建了全球首個端到端綜合試驗平台,並取得包括光子太赫茲實時無線傳輸等在內的十餘項世界領先成果。通過探索「紫金山三次方」轉化路徑——即實驗室攻關核心技術、集團嫁接資本資源、科技城推動場景落地——南京已形成完整的6G技術產業化閉環。例如,2023年成立的紫金山集團作為資本紐帶,加速了科研成果向市場的轉移;而更名後的紫金山科技城則聚焦應用場景孵化,為低空物流、智能巡檢等6G應用提供試驗平台。
行業權威人士指出,6G的產業價值不僅體現在特殊場景(如衛星通信)中不可替代性,更需要在大眾消費和工業領域證明其經濟性和有效性。例如,中國移動發布的6G通感算智融合系統樣機,通過將通信、感知、計算深度融合,為未來網絡架構提供了新思路;中國聯通則通過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推進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的技術驗證與商業化應用。這些實踐表明,6G需要從「以基站為中心」轉向「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在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和智能終端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大會白皮書強調,6G將推動「全智聯」時代的到來,其核心是AI原生無線網絡的構建與通信計算感知的深度融合。然而,在複雜國際形勢下,標準碎片化風險加劇。行業專家呼籲加強全球技術交流,通過統一協議和規範降低產業鏈成本。南京作為國內6G創新策源地,其在太赫茲、低空覆蓋等領域的試驗成果或將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考。
總結: 從實驗室突破到產業生態構建,南京正以系統性布局推動6G技術向規模化應用邁進。通過強化基礎研究、資本支持與場景驗證的協同效應,這座城市不僅為國內6G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模式,也為全球統一標準的制定貢獻了關鍵經驗。未來,隨著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及國際合作深化,6G將加速從技術藍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重塑萬物互聯時代的產業格局。(數據保留:南京紫金山實驗室創造十餘項世界領先成果;2023年8月組建紫金山集團;江寧未來科技城更名為「南京紫金山科技城」等原文數據均完整呈現)
更多6G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6G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