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2027年間,我國能源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結構性調整。伴隨"雙碳"目標持續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聚焦燃煤發電技術優化、產業聯營及金融創新三大方向,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賦能推動電力系統清潔化轉型。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為燃煤電廠提供明確升級路徑,更將重塑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協同發展模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燃煤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方案要求,符合條件的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項目將獲得專項建設資金傾斜。政策特別鼓勵通過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為新建及升級改造機組拓寬融資渠道。此舉有效打通"投融管退"鏈條,推動形成市場化投融資良性循環機制。數據顯示,在20252027年實施周期內,預計超過80%的燃煤發電項目將通過這種創新模式獲得資金支持。
對於採用新一代高效清潔技術的示範性機組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其所需煤電規模將在國家總量控制框架下得到重點保障。新建項目需滿足"技術新""能效新"雙重要求,即應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等前沿技術,並實現單位供電煤耗降低10%以上。通過這種差異化政策設計,到2027年新一代煤電機組裝機容量有望突破5000萬千瓦。
方案創新提出"聯營發展"模式,允許現役改造機組、新建機組及示範項目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形成聯合開發體。這種捆綁式運營機制可使配套新能源項目優先獲得併網資格,預計到2027年將帶動超過30GW的風光發電增量接入電網。通過優化調峰能力配置,燃煤電廠將從單純電力供應者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
總結來看,《實施方案》構建了涵蓋技術研發、金融創新和產業協同的三位一體推進體系。在保障能源安全底線前提下,通過政策槓桿引導燃煤電廠向高參數、低排放方向升級,並創造性地打通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路徑。這種系統性改革不僅提升煤電資產利用效率,更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了關鍵支撐力量。到2027年,上述措施預計可實現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2億噸,為能源結構轉型注入新動能。
更多燃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