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加速滲透各行業,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在一季度展現出顯著的結構性特徵。最新發布的《2025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數據報告》顯示,以AI大模型為核心的技術崗位薪資水平持續攀升,同時重點產業與高技能人才薪酬增長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大模型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報告顯示,在人工智慧領域,AI大模型架構師、深度學習研究員及感知算法工程師等前沿技術崗位的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均突破40,000元/月。這一數據凸顯了北京在布局全球AI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特別是在「人工智慧+」賦能傳統產業的過程中,高端技術研發人才成為企業爭奪的戰略資源。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薪酬季報進行了系統性擴容,新增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4個戰略新興產業。數據顯示,一季度集成電路產業月均薪酬中位值達16,403元/月,同比增長幅度居各行業之首;智能/高端製造產業緊隨其後,月平均薪酬中位值為13,800元/月。這些數據反映了北京在重點產業政策引導下,產業鏈上下遊人才價值的快速提升。
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創新驅動的核心力量,其薪酬增長勢頭強勁。一季度該群體月平均薪酬中位值達到12,967元/月。同時,高技能人才(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的薪酬優勢進一步擴大:高級技師月均薪酬中位值為12,767元/月,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5%;技師與高級工薪資也分別達到11,566元/月和11,241元/月。這種「技長薪漲」現象印證了北京對技能型人才的長期戰略投入。
報告新增的專題分析顯示,隨著AI技術向各領域深度滲透,北京高端技術崗位的人才缺口持續擴大。例如,AI大模型架構師等職位不僅薪酬中位值超4萬元/月,其需求量同比增幅也超過30%。這種供需失衡態勢推動企業通過優厚薪資吸引人才,同時倒逼教育體系加快複合型人才培養速度。
綜上所述,北京市一季度人力資源市場呈現出「技術驅動、產業聯動」的鮮明特徵。AI大模型等前沿領域的人才爭奪戰不僅重塑了薪酬結構,也折射出城市產業升級的深層邏輯。隨著重點產業布局深化和技術紅利釋放,北京正通過市場化機制加速構建全球頂尖人才蓄水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更多大模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大模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