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行業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券商從業者選擇通過公考進入體制內,尋求更加穩定的職業發展路徑。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趨勢,也揭示了當前金融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公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24日,中國證監會公示了2025年度擬錄用公務員名單,共有287人擬被錄取,其中28位來自券商,7位來自基金。這一數據表明,券商從業者已成為監管部門人才的重要來源。此次擬錄用的券商員工來自多家知名機構,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
事實上,這並非券商從業者首次大規模轉向體制內。2023年,證監會擬錄取名單中就有9名前證券公司員工被多地證監局錄取。2024年,又有8位券商從業者擬被錄用。這一趨勢在2025年進一步擴大,顯示出券商人才對公考的熱情持續升溫。
券商從業者紛紛選擇公考的背後,是行業整體人才流失的現狀。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券商從業人員總數為32.61萬人,與去年末的33.15萬人相比,減少了5374人,與2024年初的數據相比更是減少了2.44萬人。
部分券商的減員現象尤為明顯。例如,2024年廣發證券減員超過千人,中信建投人數減少856人,中金公司減少677人。這一現象與行業薪酬吸引力下降密切相關。數據顯示,部分頭部券商的員工人均薪酬連續下滑,其中中金公司人均年薪較2020年「腰斬」。
券商人才流失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市場環境的變化,尤其是投行條線受到的衝擊。2024年以來,A股股票融資規模下滑,投行項目減少,導致許多投行人士面臨職業發展的瓶頸。
在此背景下,部分券商從業者選擇另謀出路。例如,有投行人士轉任地方國資委,甚至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此外,董秘也成為券商從業者的熱門選擇,部分券商分析師轉任上市公司高管,展現了職業轉型的多樣性。
總結
券商從業者紛紛通過公考進入體制內,既是行業人才流動的體現,也是市場環境變化的必然結果。隨著行業規模縮水和薪酬吸引力下降,越來越多的券商人才選擇尋求更加穩定的職業發展路徑。這一趨勢不僅為監管部門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券商從業者提供了新的職業選擇機會。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變化,這一現象或將持續深化。
更多公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公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