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一季度,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行業整體運行態勢良好,收入與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出口也扭轉了此前的下滑趨勢,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力。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成為推動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區軟體業發展更加均衡,企業數量持續增加,行業活力進一步釋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軟體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我國軟體業務收入達到31479億元,同比增長10.6%。這一數據表明,軟體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行業利潤總額也保持了快速增長,達到3726億元,同比增長11.6%。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充分體現了軟體行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出口方面,軟體業務出口額達到131億美元,同比增長2.4%,成功實現由負轉正。這一變化反映出我國軟體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增強,同時也得益於全球數位化轉型需求的持續增長。軟體出口的回暖,為行業未來發展注入了更多信心。
從細分領域來看,信息技術服務收入達到20820億元,同比增長11.0%,占全行業收入的66.1%。其中,雲計算、大數據服務以及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收入增速顯著。這些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軟體行業的整體增長,也為其他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地區軟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6%,占全國總收入的84.2%,繼續保持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展現出軟體業在全國範圍內的均衡發展態勢。這種區域協同發展的格局,為行業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軟體開發相關企業超過220萬家,其中新增註冊企業約26.5萬餘家。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的軟體開發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為超過30.4萬餘家、23萬餘家和19.3萬餘家。企業數量的持續增加,反映出軟體行業的市場活力和發展潛力。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涉及司法案件的軟體開發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1.86%。這一數據表明,軟體行業的整體風險處於可控範圍,企業運營環境相對穩定。這也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一季度,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收入、利潤、出口等多個方面均實現了顯著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的快速崛起,特別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全國各地區的均衡發展和企業數量的持續增加,進一步鞏固了軟體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未來,隨著數位化轉型的深入推進,軟體行業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更多軟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軟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