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5月13日早盤,A股市場光伏板塊集體走高,其中矽料細分領域表現尤為突出。大全能源股價一度上漲近18%,通威股份觸及漲停板。這一異動背後與一則行業傳聞密切相關——據知情人士透露,部分頭部矽料廠商正推動一項減產挺價計劃,並嘗試聯合行業前六大企業整合剩餘產能。此舉若落地,或將對當前矽料價格低迷局面產生顯著影響。
近期光伏產業鏈中游需求疲軟與上游矽料供應過剩形成鮮明對比,導致矽料價格持續承壓。據公開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多晶矽緻密料均價已跌破成本線,部分中小企業面臨虧損壓力。在此背景下,頭部企業試圖通過聯合減產來穩定市場價格的舉動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分析人士指出,若該方案得以實施,或將成為行業擺脫低價競爭、恢複合理利潤的關鍵轉折點。
傳聞中提到的「前六大廠商整合剩餘產能」及「設置價格目標區間」,實質是頭部企業試圖通過控制供給端來重塑市場供需平衡。知情人士透露,已有某龍頭企業提出初步方案並與部分同行進行前期溝通,但具體執行仍存在不確定性。一方面,行業集中度雖高但仍需協調多方利益;另一方面,若減產幅度不足或下游需求未同步提振,恐難以實現預期的「微利目標」。
除聯合減產外,另一種聲音建議企業採取階段性停產策略:通過暫停生產一到兩個月消化庫存,待供需關係改善後再重啟產能。此方案的優勢在於靈活性強且無需依賴行業協同,但可能加劇短期價格波動風險。當前資本市場已對上述消息做出積極回應,矽料板塊的集體上漲反映出投資者對於行業觸底反彈的信心提升。
無論是減產挺價還是停產調整,核心目標均指向緩解低價困境並恢復產業鏈健康生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若頭部企業能形成有效共識,將加速市場出清過程,推動資源向優勢產能集中。然而,政策導向、下游裝機需求釋放節奏以及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等因素仍可能影響最終成效。
總結來看,光伏矽料行業正站在關鍵轉折點上:短期看,價格博弈與產能調整的動態平衡將成為焦點;長期而言,技術疊代與成本優化仍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此次頭部企業的主動作為雖面臨執行難度,但若成功落地或為行業注入強心劑,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