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一項融合網球、羽毛球和桌球元素的新興運動——匹克球在中國迅速崛起。從一線城市到中小城鎮,這項運動不僅點燃了全民健身的熱情,更成為推動體育消費增長和體旅融合的新引擎。隨著賽事體系完善、產業鏈加速構建,匹克球正以獨特魅力重塑中國體育市場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匹克球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3年9月鶴壁市承辦中國匹克球國際表演賽並獲「匹克球之城」認證後,短短一年內建成512塊專業場地,成為全國首個舉辦首屆錦標賽的城市。河北保定則通過與世界匹克球聯合會合作,在2024年完成國內首個教練員培訓班,並於同年舉辦巡迴賽分站賽。遼寧丹東三個月內新建200餘塊場地,開展公益培訓輻射超1.5萬人;江西上猶縣、山東東營仙河鎮等地區也紛紛以「匹克球之鄉」「聯盟小鎮」的稱號搶占發展先機。
這項運動的下沉速度遠超預期:中小城市通過賽事承辦權爭奪構建區域特色品牌,而打造「體育賽事名城」的地區更將其視為經濟新增長極。以2024年保定首屆交流賽為例,直接帶動消費1030萬元,間接拉動文體旅及商品銷售達4698萬元,印證了匹克球對地方經濟的顯著乘數效應。
全球匹克球參與人數已突破3600萬,2023年設備銷售額達2.04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增至3.6億美元(CAGR 8.6%)。中國作為新興市場表現尤為亮眼:2025年上半年申辦巡迴賽賽事超180場,2024年中國球拍銷售收入突破1619萬美元,2030年有望達3224萬美元(CAGR 9.3%)。
本土企業正快速崛起。目前全國已有約300家匹克球裝備生產企業,李寧等品牌推出全系專業產品並通過賽事推廣擴大影響力。線上市場同樣火熱:電商平台熱銷的碳纖維拍套裝售價169元,單品銷量名列前茅;百元級入門套件月銷數千件,用戶評價超2000條,顯示出大眾對高性價比產品的旺盛需求。隨著消費者對裝備性能要求提升,中高端產品占比將持續增加。
在北京朝陽區的MCTC匹克球中心,一場270元的雙人體驗課吸引上班族和家庭客群,45分鐘打牆練習服務以85元價格提供便捷入門選擇。相關行業人士指出:「匹克球憑藉易上手、強社交屬性,成為全民健身的理想載體。」其兼具競技性與娛樂性的特點,既適合公司團建,也契合年輕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2023年全國球類場地總量達303.62萬個,大量現有設施可兼容匹克球運動需求。中國網協公布的首批巡迴賽名錄包括68站賽事,其中國家隊直管13站,積分體系覆蓋55站,為愛好者搭建了規範化參與通道。
結語:從賽道新星到產業支柱的進化之路
無論是鶴壁「一城帶動全域」的發展模式,還是保定「賽事經濟」帶來的消費爆發,抑或丹東、上猶等地的基層普及策略,都印證匹克球正在重構中國體育生態版圖。作為連接全民健身與產業升級的關鍵紐帶,這項運動不僅創造了超億元級市場空間,更通過體旅融合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儘管其長期發展潛力仍需觀察,但當前展現出的技術疊代速度、大眾參與熱度和產業聯動效應,已為其成為下一個國民級運動奠定了紮實基礎。
更多匹克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匹克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