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能源化工市場呈現複雜格局,原油價格震盪下行疊加燃料油、瀝青等衍生品表現分化,凸顯供需關係與政策調整對市場價格的核心影響。儘管主要產油國持續控產,但庫存變動及地緣政治風險仍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而下游石化產品在成本傳導與需求恢復間尋求平衡。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化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周三國際油價重心小幅回落,WTI 6月合約收於63.15美元/桶,布倫特7月合約報66.09美元/桶,國內SC2506合約下跌0.59%至484.6元/噸。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350萬桶至4.418億桶,淨進口量增長42.2萬桶/日,顯示供應端壓力抬頭。沙特4月產量回升至900萬桶/日,但伊朗、委內瑞拉及奈及利亞產出下滑部分抵消增量。俄羅斯計劃將汽油出口限制延長至10月底,進一步凸顯OPEC+與非成員國間的政策聯動性。當前油價缺乏持續驅動因素,短期或維持區間震盪。
燃料油市場呈現結構性分化:高硫燃料油受益於夏季發電需求預期走強,而低硫品種面臨套利流量減少與調和原料增加的雙重影響。FU2507合約上漲1.12%至3057元/噸,LU2507漲幅達3.08%,LUFU價差擴大反映市場對高硫基本面的樂觀預期。隨著歐洲至新加坡套利窗口關閉及中東原料流入,低硫供應端壓力或逐步顯現,需關注價差修復機會。
國內瀝青市場呈現產量與庫存同步波動態勢,BU2506合約收漲1.24%至3521元/噸。煉廠開工率升至35.73%,帶動總庫存微增至30.5%,但社會庫存下降0.41%顯示需求邊際改善。北方降雨結束推動剛需恢復,而南方雨季延緩終端消耗。儘管加工利潤修復可能刺激供應增長,短期內油價企穩或為瀝青提供底部支撐,但上行空間受限於季節性需求天花板。
滬膠主力RU2509強勢反彈至15235元/噸,全乳RU價差收窄至5元/噸,顯示期貨貼水結構修復。國內天然橡膠社會庫存微增0.05%至135.5萬噸,其中深色膠環比上升0.7%,淺色膠下降1%。丁二烯價格因短缺與成本推動上漲500元/噸,但中美關稅談判未涉及輪胎領域,長期需求改善預期受阻。
PTA期貨TA509收漲2.61%至4874元/噸,現貨升水擴大至243元/噸;乙二醇EG2509上漲3.61%,基差走擴至143元/噸。供應端山西、安徽等地MEG裝置檢修疊加四川新產能試車延遲,支撐價格反彈。下游聚酯開工率維持高位但產銷清淡,江浙地區僅4成水平,顯示終端消費復甦仍需政策與需求雙重提振。
甲醇市場呈現內外分化格局:太倉現貨價2505元/噸,CFR中國價格258262美元/噸,東南亞溢價維持高位。伊朗出口減少導致國內到港量不及預期,疊加MTO裝置檢修落地,港口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但傳統需求端甲醛、醋酸開工率未見顯著提升,供需再平衡進程或持續波動。
總結與展望
當前能源化工市場呈現「原油築底、燃料油分化、聚酯收縮驅動」的多元格局。儘管OPEC+減產托底油價,但美國庫存數據與俄羅斯政策仍構成短期擾動因素。下游石化產品在成本傳導與需求復甦間尋找平衡點,高硫燃料油、PTA等品種因供應收縮獲得階段性支撐。需密切關注6月OPEC會議及中國穩增長政策落地效果,預計短期內板塊整體維持震盪,結構性機會將集中在供需錯配明顯的細分領域。
更多能源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