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內算力服務市場需求持續升溫,多家上市公司接連披露億元級訂單動態。伴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落地,企業對高性能算力資源的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推動算力租賃模式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從智算中心建設到分布式架構創新,市場正經歷從粗放競爭向技術驅動的深度轉型,頭部企業憑藉資源整合能力搶占先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算力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4年開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接連斬獲億元級算力訂單。5月15日,宏景科技宣布與Y公司簽訂為期五年的《智算項目服務合同》,總金額達5.63億元(含稅)。根據協議內容,公司將提供從硬體部署到網絡優化的全鏈條服務,包括伺服器改配、組網配套及持續性算力支持。同期披露的案例顯示,平治信息中標陝西電信GPU算力建設項目2.46億元訂單,中貝通信與萬界數據簽訂4.41億元智算中心服務合同(服務期4年),充分印證市場需求的爆發態勢。
隨著大語言模型訓練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進入深水區,企業對高端算力設備的需求激增。傳統採購模式下,單台GPU伺服器價格可達數十萬元,中小型企業難以承擔巨額資本開支。這種背景下,算力租賃成為最優解:服務商通過整合分散的計算資源構建統一算力池,支持動態調度和協同共享,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以宏景科技為例,其技術方案可將多節點伺服器通過高速網絡互聯,實現高性能計算與AI訓練場景下的靈活配置。
當前行業已告別單純的價格比拼階段,晶片級能效優化、分布式架構創新等核心技術成為核心競爭力。頭部企業正通過軟硬體協同設計提升算力密度:例如採用液冷技術降低功耗,開發智能調度算法實現資源動態分配。這些技術創新直接決定了服務商的市場話語權,具備完整生態體系和深度運營能力的企業將更易占據產業制高點。
東吳證券分析指出,國內算力租賃市場需求仍處於早期爆發階段。隨著自動駕駛、工業仿真等場景的深化應用,行業規模有望在今明兩年快速擴張。上市公司半年報或將集中體現相關業務收益,但需警惕跨界入局者帶來的潛在風險。部分企業可能面臨技術積累不足導致的服務質量不穩定問題,而供需關係波動也可能加劇市場競爭。在此背景下,擁有穩定客戶渠道和資源整合能力的頭部企業將更易穿越行業周期。
總結來看,算力服務市場正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轉折期。訂單金額與合作規模的增長既反映需求端的強勁動力,也倒逼供給端技術升級。未來三年,隨著AI基建進程加速,具備核心技術壁壘和生態整合能力的服務商將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占據主導地位,而行業洗牌也將同步推進市場格局優化。
更多算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算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