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搶占市場份額。2024年數據顯示,其銷量占比已提升至40%,較2022年增長17個百分點。這一趨勢背後,驅動電機鐵芯作為混動系統的關鍵部件,成為產業鏈競爭的焦點之一。隆盛科技(300680.SZ)憑藉在EGR系統、電機鐵芯及精密零部件領域的布局,近年來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但其發展路徑中亦面臨毛利率承壓、客戶集中度高等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機鐵芯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作為國內領先的廢氣再循環(EGR)系統供應商,隆盛科技在柴油商用車領域占據顯著優勢。2023年數據顯示,其柴油機EGR市占率約40%。然而,隨著混動車型的崛起,公司業務重心正向乘用車市場轉移。2024年上半年,混動EGR產品營收占比提升至25%,但仍低於行業整體滲透率(接近67%)。儘管華龍證券測算顯示,若2027年國內EGR滲透率達80%,市場規模可達32.2億元,但這一賽道的天花板效應仍需警惕。
驅動電機鐵芯是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的核心組件,其性能直接決定電機效率與穩定性。受益於雙電機混動及增程式車型的普及,2024年隆盛科技該板塊營收占比已達43%,成為主要收入來源。根據行業預測,至2027年國內馬達鐵芯市場空間將擴展至113.3億元(2024-2027年CAGR 26.2%)。然而,公司面臨盈利難題:2024上半年該業務毛利率僅9.3%,顯著低於EGR系統的24.5%。這一低毛利現狀反映出行業競爭加劇及客戶議價能力較強的問題。
隆盛科技採用大客戶戰略,前五大客戶營收占比超65%(2023年數據)。雖然綁定聯合汽車電子、某外資品牌等頭部企業加速了業務擴張,但也導致風險集中。數據顯示,公司綜合毛利率從2021至2022年累計下滑7.7個百分點,主要因低毛利的新能源板塊占比提升。此外,其現金周轉周期超過兩個月,反映在產業鏈中議價能力較弱。若未能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一旦行業景氣度波動或客戶訂單調整,公司將面臨更大經營壓力。
上市以來,公司累計募資12.9億元,但分紅僅1.3億元,顯示其擴張高度依賴外部融資。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長38.5%至16.4億元,歸母淨利潤預計達2.1-2.4億元(同比增長43%-63%),主要受益於行業高景氣。然而,若無法突破技術壁壘或實現成本優化,過度依賴資本市場輸血可能制約長期發展。
總結:
隆盛科技憑藉先發優勢在混動及電動化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電機鐵芯與EGR系統的雙輪驅動支撐其業績增長。但低毛利、客戶集中度高以及產業鏈議價能力不足等問題,仍需通過技術升級與市場多元化緩解。未來競爭中,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盈利能力,將成為決定其能否持續領跑的關鍵。
更多電機鐵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機鐵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