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2024年度數據及當前發展態勢)
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我國肉牛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與轉型升級。作為農業大省貴州的重要組成部分,黔南州通過政策扶持、跨省合作等舉措,在肉牛養殖規模提升和產業鏈優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近日舉行的第二屆黔牛奔粵產銷銜接大會,進一步凸顯了區域協作對肉牛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黔南州政府將肉牛產業列為鄉村振興重點工程,通過設立專項補貼、提供技術指導和優化項目審批流程等措施,構建起全鏈條支持體系。截至2024年底,該州肉牛存欄量達62.37萬頭,出欄量突破17.02萬頭,較五年前分別增長約38%和29%,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政策紅利的釋放不僅降低了養殖戶風險,還吸引了優質社會資本參與,形成「政府+企業+農戶」的協同發展模式。
在產銷銜接層面,黔南州通過組織企業參與跨省對接會,深化了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應鏈合作。2025年6月舉行的第二屆黔牛奔粵大會上,當地兩家龍頭企業與廣東江記牛業有限公司達成保供協議,標誌著「貴州資源+灣區市場」協作模式進入新階段。這種聯動將有效解決黔南肉牛銷售難題:一方面藉助廣東冷鏈物流網絡實現產品快速流通;另一方面通過大灣區龐大的市場需求反哺養殖端產能提升。
2024年數據顯示,黔南州肉牛產業的規模化與集約化特徵顯著增強。存欄量中能繁母牛占比超65%,為後續擴產奠定基礎;出欄肉牛平均體重較上年提升12%,反映養殖技術優化帶來的品質升級。未來,隨著簽約項目落地及冷鏈物流配套完善,預計到2026年該州肉牛存欄量有望突破70萬頭,出欄量增長至23萬頭以上。同時,通過延長產業鏈(如屠宰加工、品牌化銷售),產業附加值將進一步釋放。
總結來看,黔南州以政策為槓桿、市場為導向的肉牛產業發展路徑,既鞏固了區域經濟支柱地位,也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通過強化跨省協作、深化產供銷銜接,當地正逐步實現從資源大州向產業強州轉變,為農戶增收和產業鏈升級注入持久動能。
更多肉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