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1-5月中國聚丙烯(PP)進出口數據顯示,進口量同比下降5.13%,出口同比增長21.57%。在海運成本波動、產能擴張及市場多元化策略推動下,國內聚丙烯產業鏈加速向淨出口國轉型。內外價差持續擴大疊加美元匯率高位運行,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的確定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聚丙烯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綜述:中國聚丙烯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進口依存度下降與出口競爭力提升形成鮮明對比。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國內供應端擴張與海外價格劣勢共同作用下,傳統貿易流向發生逆轉。下半年市場或面臨東南亞需求淡季及遠洋運輸成本高企的挑戰,但行業整體轉型步伐未改。
2025年1-5月中國累計進口聚丙烯(PP)同比減少5.13%,除2月外各月均呈縮量態勢。內外盤價格倒掛加深是核心原因,6月前國內PP市場價格震盪下行進一步擴大價差。海外供應商如韓國、新加坡受成本壓力及裝置負荷下降影響,對中國出口動力不足;同時美元匯率走強抑制了國內買家採購意願,僅少數核銷需求維持剛需水平。
進口貨源結構上,來自阿聯、歐洲某國和泰國的增量未能抵消傳統來源地(韓國、新加坡)占比下滑的影響。高端專用料仍依賴進口,但國產替代加速與海外供應收縮共同導致整體進口依存度繼續轉弱。
2025年1-5月中國PP出口量同比激增21.57%,3-5月連續實現單月淨出口。新增產能如寶豐、埃克森美孚(惠州)等項目投產,疊加企業去庫壓力,推動FOB價格維持全球低位。儘管5月丙烷關稅調整和海運費上漲一度壓縮利潤空間,但美元高位運行仍為出口窗口提供支撐。
區域布局方面:
未來趨勢顯示,內外價差倒掛將長期抑制進口,而出口端雖面臨6月運費波動導致的環比縮量壓力(尤其遠洋航線),但季節性需求淡季過後東南亞市場有望回暖。下半年國內產能進一步釋放(如裕龍石化項目)與海外市場供需缺口並存,預計「內減外增」趨勢將持續強化。
總結:2025年中國聚丙烯行業轉型已進入關鍵階段。進口收縮源於內外價差擴大與國產替代加速,出口增長則依託低價優勢和多元化市場策略。儘管短期面臨運費波動及區域競爭加劇挑戰,但全年淨出口國地位的鞏固趨勢不可逆。隨著產業鏈競爭力提升,中國在全球PP市場的戰略角色正從消費中心向供應中樞轉變。
更多聚丙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丙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