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小蘇打可用於分析試劑、無機合成、製藥工業、治療酸血症以及食品工業的發酵劑、汽水和冷飲中二氧化碳的發生劑、黃油的保存劑,以下是2025年小蘇打市場規模分析。
《2025-2030年中國小蘇打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小蘇打市場規模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2024年全球小蘇打市場規模約為301億美元,預計到2031年,全球小蘇打市場銷售額將達到595.83億美元。中國市場在全球小蘇打市場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小蘇打市場,占有超過25%的市場份額,且這一比例有望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提升。
中國小蘇打市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2022年我國小蘇打市場規模約為39.57億元,同比增長14.2%。2023年中國小蘇打市場規模已達到約80億元,並以每年5%至7%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元。
我國小蘇打行業集中度較高,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市場競爭格局。遠興能源以30%市場份額領跑,金大地化工(12%)、山東海天(7%)等企業緊隨其後。頭部企業通過產能擴張(如遠興能源80萬噸新增產能計劃)持續強化競爭優勢,前五大企業市場占有率預計將從2024年的48%提升至2030年的58%。
華東、華南地區仍將保持領先地位,合計市場份額超過55%,但中西部地區隨著產業轉移的深入,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至30%左右。中西部在建產能占比2025年將提升至28%,新疆天業、山東海化等龍頭企業通過「綠電+碳捕捉」工藝降低噸能耗14%,契合雙碳目標下每噸產品碳足跡需降至0.8噸以下的行業標準。
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小蘇打在食品加工、烘焙、釀造等環節的應用將更加廣泛。例如,在麵包製作過程中,小蘇打與酸性物質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麵團蓬鬆柔軟;在飲料製造方面,小蘇打主要用於生產碳酸飲料,提供獨特的口感和氣泡效果,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低糖、無糖飲料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擴大,小蘇打在生產這類飲料時也扮演著關鍵角色。
小蘇打市場規模分析指出,行業正從傳統氯鹼法向生物法生產、納米催化等綠色工藝升級,智能製造與環保技術(如降低生產能耗20%的節能工藝)成為企業投資重點。例如,蘇鹽井神新開發專利——利用混合純鹼和小蘇打的滷水進行吸氨和碳化處理,既能析出小蘇打晶漿,也能通過煅燒剩餘混合物生產純度達到99%的電池級純鹼。
「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將促使小蘇打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技術廣泛應用,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預計到2030年將降低20%以上。政策紅利體現在循環經濟補貼,利用工業尾氣生產小蘇打的項目可獲得13%—17%的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內蒙古、寧夏等地試點企業已實現噸成本下降210元。
總之,小蘇打企業將通過品牌推廣、質量提升和市場開拓,企業可以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特別是在國際市場方面,企業應抓住全球化進程加速的機遇,拓展海外市場。
更多小蘇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小蘇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