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數據支撐下的燃氣安全治理新圖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國特種設備總量已達2325.6萬台。在持續推進特種設備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其中,城鎮燃氣作為高風險領域,通過系統性整治行動和創新監管手段,在隱患排查、應急響應及技術升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當前我國在用特種設備數量較去年增長明顯。截至最新統計,全國電梯保有量超千萬台,鍋爐、壓力容器等涉及能源供應的關鍵設備規模持續擴大。在此背景下,市場監管系統以「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抓手,聚焦城鎮燃氣安全整治這一核心領域,開展「電梯安全築底」「鍋爐安全提升」等專項行動。通過強化風險監測與應急響應機制,建立輿情分級報送制度,有效防範重大風險擴散。
截至2025年3月,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已累計發出「三書一函」(督辦通知書、警示告知書等)2.2萬份,針對燃氣領域突出問題形成高壓監管態勢。在電梯安全方面,首次實施召回規則,督促企業主動召回6818台存在隱患的設備;同時排查非法電梯6.9萬台,從源頭阻斷風險傳導路徑。
鍋爐治理方面,重點打擊「大容小標」違規行為,查處問題鍋爐1065台,並對1223台超期未檢鍋爐實施強制整改。針對化工企業燃氣使用安全,累計檢查4.89萬家企業,推動解決隱患問題2.74萬項,有效遏制了因設備老化或操作不當引發的事故苗頭。
在燃氣領域違法案件查辦中,市場監管系統展現從嚴從快態勢。截至上半年,全國累計查處城鎮燃氣安全違法案件2萬件,並選取1450起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形成警示效應。通過「城市燃氣管道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監管部門依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時監測管網運行狀態,動態評估風險等級,將傳統被動處置轉向主動預防。
2025年數據表明,我國特種設備及燃氣領域安全管理已進入精細化階段。下一階段需重點關注以下方向:一是深化「隱患動態清零」機制,利用人工智慧提升風險預警精準度;二是擴大特種設備召回制度覆蓋面,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三是加速老舊燃氣設施更新改造,推廣安全自閉閥、智能監測等新技術應用。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並舉,逐步實現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型。
總結
2025年上半年的監管實踐表明,在高壓整治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下,我國燃氣及相關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未來需進一步強化數據賦能、壓實各方責任,並通過法規完善和產業協同構建長效治理機制,為保障公共安全、促進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更多燃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