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發電機是一種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設備,也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電力來源之一,發電機市場發展受到能源需求的增長等因素推動,未來市場前景積極樂觀。以下是2025年發電機市場分析。
(一)市場容量分析
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發電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4年全球發電機市場規模達120億美元,對電力的日益依賴和供電安全將刺激發電機的市場需求,預計到2029年,全球年安裝量將達到43萬台,2024-2029年CAGR將超過6.7%。2023年中國發電機市場規模約為人民幣1500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約2500億元,CAGR約為6%。
(二)市場產量情況
隨著國際貿易形勢的緩和以及全球發電機需求量的增長,發電機市場分析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交流發電機出口金額為11.45億美元,2019年至2023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11.51%。我國發電機製造行業及行業內企業仍保持著快速的發展勢頭。2022年全國發電機組產量為18376.10萬千瓦,同比增長15.18%;2023年全國發電機組產量累計23442.70萬千瓦,同比增長27.57%,突破近十年歷史新高。
(一)地區份額
發電機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4年亞太地區占據全球市場60%的市場份額,電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工業企業的激增將對市場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製造業的大規模擴張和頻繁的電力故障將刺激商業前景。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份依託經濟發達、技術資源豐富、產業鏈完善等優勢,成為發電機行業的主要集聚地。例如,福建省寧德市擁有233家發電機製造企業,廈門市55家,福州市19家;江蘇省揚州市57家,無錫市52家,常州市27家;浙江省台州市94家,溫州市42家,寧波市36家。
(二)市場競爭格局
亞太地區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60%。主要參與者包括KirloskarOilEngines、科勒SDMO、GeneracPowerSystems、卡特彼勒、三菱重工等多家知名企業。中國市場泰豪科技、上海科泰、濰柴、玉柴等品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同時也有大量新興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嶄露頭角。
(一)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速,對發電機的需求仍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和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地區,發電機作為主要的補充電力來源,其需求將持續存在並可能進一步增長。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和應用,新能源發電機市場迎來高速增長。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份額。同時,通過新能源發電機與柴油發電機等備用電源的結合應用,可以實現能源的互補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市場前景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傳統能源的逐漸淘汰,發電機在新型能源設施中的應用愈發重要。例如,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發電機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這個趨勢使得發電機市場的需求保持增長。許多製造業、建築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無法保證電網穩定供應的情況下,發電機成為關鍵的能源保障設備。此外,數據中心、通信網絡等對電力的需求也推動了備用發電機的市場。
總體看來,發電機市場在未來將繼續增長,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工業和備用電源領域的需求推動下。技術進步和環保法規的要求將促使發電機朝著更加高效、環保和智能的方向發展。
更多發電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發電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