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紅外光譜儀作為分析物質分子結構和化學組成的核心科學儀器,在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監測、藥物分析等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2025年紅外光譜儀市場前景分析。
《2025-2030年中國紅外光譜儀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紅外光譜儀市場規模達67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科研投入激增、產業升級需求以及政策紅利釋放。
中國紅外光譜儀市場呈現高度區域集中特徵。長三角地區占據48%的市場份額,形成完整產業鏈生態。上海聚集賽默飛、布魯克等外資研發中心,同時培育出天瑞儀器等本土龍頭;蘇州依託納米城產業基地,在微型光譜儀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南京高校資源密集,南京大學團隊研發的量子點光譜晶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珠三角與京津冀地區分別占據26%和20%的市場份額,受益於產業集群和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區通過基建補短板工程推動需求增長,如雲貴川三省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21%。
賽默飛與布魯克:2025年第一季度合計中標39台,占總採購量的62%,中標金額占比73.6%。賽默飛Nicolet iS50 FTIR光譜儀具備全功能材料分析能力,布魯克INVENIO-S通過RockSolidTM干涉儀和CenterGlowTM IR光源確保最佳性能。
Foss、珀金埃爾默、安捷倫、ABB等占據全球前十大廠商中的七席,合計市場份額超70%。這些企業通過技術代差(如布魯克最新紅外光譜儀解析度達0.08cm⁻¹,較國產設備提升40%)、系統解決方案(賽默飛提供「光譜儀+數據分析平台+耗材」全鏈條服務)和專利布局(在拉曼光譜、近紅外光譜等領域持有超2000項專利)構築高端防線。
天瑞儀器2024年推出的EDX6000X螢光光譜儀檢測限突破0.1ppm,性價比較進口設備提升35%,在工業過程分析領域實現國產替代。聚光科技中標中石化多個千萬級項目,在工業過程分析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禾信儀器首創「儀器租賃+數據服務」模式,降低中小企業使用門檻。
安捷倫MicroLab軟體通過深度學習將光譜解析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2秒;賽默飛iCAP RQ ICP-MS內置故障預測模型,設備停機時間減少60%。布魯克INVENIO-S集成觸控螢幕操作,提供從常規分析QC協議到研發應用的典型工作流程指導。
紅外光譜儀市場前景分析指出,沃特世Xevo TQ-XS系統實現血清中200種代謝物同步檢測;聚光科技EXPEC 7000系列可同時分析大氣中VOCs和重金屬。手持式設備(如奧譜天成ATR8300)和晶片級光譜儀(如濱松CMOS-MEMS晶片)拓展應用場景,推動現場快速檢測需求增長。
InGaAs陣列探測器響應波長擴展至2.5μm;石墨烯電極紫外光電探測器暗電流降低至0.1pA。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計劃2026年推出首台商用量子光譜儀,檢測靈敏度較傳統設備提升3個數量級,可同步獲取物質濃度、溫度、應力等多維信息。
綜合來看,隨著各行業對物質分析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相關政策對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的支持,紅外光譜儀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國內企業也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和技術水平,未來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更多紅外光譜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紅外光譜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