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加速推進,變電站在保障能源安全、優化產業結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截至2025年7月,石家莊市通過系統性規劃完成了雙「1+4」電網布局的全面落地,9座變電站的建成投運不僅滿足了區域用電需求,更成為推動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本文聚焦這一戰略布局背後的技術邏輯與產業協同效應,並分析其對未來能源體系的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變電站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7月數據顯示,隨著最後一座北苑220千伏變電站的開工,石家莊市區9座規劃變電站全部進入實施階段。該工程包含5座220千伏核心樞紐及4座110千伏配套站點,形成覆蓋城市中心與外圍產業帶的網格化供電網絡。其中,新華區北苑站建成後將為西北部高新技術園區提供穩定電力支撐,預計提升區域供電能力30%,直接服務周邊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
自2020年啟動以來,石家莊電網布局始終以「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為目標。截至當前,荷園、裕翔等4座110千伏變電站已投入運營,紅旗、賢興(石鋼)兩座220千伏站完成投運,解放、國際站建設進入衝刺階段。全部工程竣工後,石家莊電網將形成「雙環網+多節點」的結構,供電可靠性提升至99.99%,為未來5年城市GDP增長預留15%的電力容量空間。
變電站建設不僅解決用電缺口問題,更通過優化電網結構推動產業空間重構。例如,二環周邊新增的4座110千伏站精準匹配了物流樞紐、數字經濟產業園等新興業態的電力需求,促進土地集約利用與產業鏈延伸。同時,智能電網技術的應用使變電站在峰谷調節、新能源消納中發揮核心作用,2025年石家莊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預計突破40%,進一步降低區域碳排放強度。
面向「十四五」末期目標,石家莊供電公司正加速推進剩餘工程,並計劃引入人工智慧調度系統與儲能設備集成技術。通過實時負荷預測和故障自愈功能,電網將實現從單純供電向能源管理中樞轉變。此外,結合智慧城市規劃,部分變電站試點增設電動汽車快充站、5G基站等複合功能,推動基礎設施的綜合效益最大化。
總結
石家莊雙「1+4」電網布局的全面落地標誌著城市電力保障進入新階段。通過科學規劃與技術創新,變電站在支撐產業擴張、提升能源效率、促進低碳轉型中釋放了多重價值。未來,隨著數位化進程深化,變電站將不僅是電力傳輸節點,更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更多變電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變電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