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行業資訊及原油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能源市場波動持續影響貿易格局
在國際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全球能源市場持續波動,原油作為大宗商品的核心品種,其價格與貿易量成為觀察經濟走向的重要指標。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貨物貿易總額達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但進口規模同比下降2.7%至8.79萬億元,其中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對整體數據形成顯著拖累。
行業資訊顯示,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行是影響中國上半年進口增速的關鍵因素。作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之一,原油占中國進口總值約三成。2025年上半年,原油進口均價同比跌幅超過10%,直接拉低整體進口增速2.7個百分點。同期鐵礦砂和大豆等商品價格同樣下跌,進一步加劇了進口規模的收縮。
儘管面臨大宗商品價格壓力,中國工業生產平穩增長為進口提供了支撐。二季度製造業PMI連續兩個月回升,行業資訊及統計數據表明,高端工具機和電子元件等生產設備的進口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加快13.9個和7.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產業鏈相關設備的進口需求在能源轉型背景下保持活躍,部分抵消了價格下跌的影響。
消費需求回升推動食品菸酒類、文化娛樂類等消費品進口增長8.8%和10.8%,日化用品進口也實現3.1%的正增長。行業資訊及數據進一步顯示,中國自2024年12月起對最不已開發國家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政策後,上半年此類國家對華出口同比增長超兩位數。隨著53個非洲建交國即將納入該政策範圍,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進口渠道有望進一步多元化。
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反映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雙重角色——既是全球能源價格波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穩定需求的核心力量。儘管原油進口均價承壓,但二季度進口數量增長成為關鍵驅動力,顯示出內需擴張的實質性效果。分析指出,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化實施,中國市場規模持續擴容將為包括原油在內的全球商品提供更多空間。
2025年上半年中國原油及大宗商品貿易數據揭示了全球經濟復甦與能源轉型的交織影響。在價格波動中保持進口數量增長的背後,是工業升級和消費回暖的雙重支撐。未來隨著關稅減免政策覆蓋範圍擴大,中國市場的開放紅利將進一步惠及包括原油出口國在內的全球夥伴。
更多原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原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