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下,寧夏賀蘭山東麓憑藉獨特的風土資源與技術創新,已成為中國釀酒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的核心產區。截至2024年底,寧夏釀酒葡萄基地面積突破60萬畝,占全國總種植面積近四成;酒莊及企業總數達261家(其中建成運營的酒莊130家),年灌裝量超1.4億瓶,並在國際賽事中斬獲1800餘項獎項。這一系列數據印證了寧夏釀酒產業正從傳統農業向高品質產業集群轉型,成為全球葡萄酒版圖上的新興力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釀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寧夏釀酒產業以「小葡萄撬動大產業」為發展主線,通過標準化種植與品牌化運營實現跨越增長。60萬畝釀酒葡萄基地覆蓋賀蘭山東麓主要產區,形成集種植、釀造、文旅於一體的產業鏈條。在國際化方面,寧夏葡萄酒連續多年獲得品醇客(Decanter)、柏林等國際賽事金獎,2024年新增海外出口量同比增長15%,市場輻射至亞洲、歐洲及北美地區。
當前寧夏釀酒行業正經歷一場「靜默革命」。年輕一代釀酒師以本土風土為根基,結合國際經驗推動工藝革新。例如,在葡萄採收期優化、發酵溫度控制、橡木桶陳釀比例調整等方面展開大量實驗,力求釀造出兼具東方美學與國際品質的葡萄酒。數據顯示,2013年成立的專業人才培養機構已累計輸送千餘名釀酒及相關專業人才,為產業創新提供持續動力。
寧夏釀酒行業正逐步擺脫「原料供應」定位,轉向高端精品化路線。2024年數據顯示,售價500元以上的葡萄酒占比提升至18%,較五年前增長近7個百分點;同時,「賀蘭山東麓產區」品牌價值評估突破300億元,在消費者認知度與市場溢價能力上顯著增強。酒莊通過定製化產品、文化體驗場景打造等方式,推動產業附加值持續攀升。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寧夏釀酒產業將生態優先理念貫穿全鏈條。葡萄園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與生物防治措施,部分酒莊實現生產環節零碳排放;廢棄葡萄皮渣通過資源化利用轉化為有機肥料或清潔能源。2024年,產區單位面積用水效率較十年前提升35%,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協同效應日益凸顯。
總結
寧夏釀酒產業以規模化基礎為根基、技術創新為引擎、品牌價值為導向,在四年間實現了從區域特色產業到國際知名產區的跨越式發展。未來,隨著年輕人才持續注入、數位化管理普及及消費市場擴容,這一「紫色名片」將在全球葡萄酒版圖中占據更突出地位,同時為鄉村振興與生態經濟提供可複製的發展範式。當前產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如何平衡產能擴張與品質管控、深化文化內涵以增強差異化競爭等,但其展現出的韌性與活力已為中國釀酒行業樹立了標杆。
更多釀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釀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