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學顯示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和用戶需求的持續釋放,2025年全球AR眼鏡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輕量化設計、高解析度成像、長續航能力等核心功能的優化,使得AR眼鏡在娛樂、辦公、導航等領域展現出顛覆性的應用潛力。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之一,前四大品牌已占據近八成份額,而上游供應鏈的技術疊代正加速推動行業從「嘗鮮」走向「普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當前,中國AR眼鏡市場呈現高度集中態勢。數據顯示,雷鳥創新、XREAL、Rokid、影目科技等前四大品牌已占據近80%的市場份額,其核心競爭力源於對光學顯示技術路徑的精準把控。
主流產品普遍採用表面浮雕光柵波導(SRG)技術,該方案在輕薄性與量產能力上表現優異,成為現階段消費級AR眼鏡的核心配置。例如某頭部品牌推出的機型通過SRG工藝實現了70克超輕重量、1080P全高清顯示,並支持戶外強光環境下的清晰成像。
技術演進層面,體全息光波導(VHG)路徑因具備更高光學效率和更小體積潛力,被視為中高端產品的未來方向。儘管當前仍面臨材料與成本瓶頸,但行業頭部企業已開始同步布局雙技術路線,為長期競爭儲備能力。
AR眼鏡的商業化進程高度依賴核心部件——光學顯示模塊的技術突破。該模塊占設備整體BOM成本超40%,其性能直接影響終端產品的用戶體驗和價格競爭力。
頭部光學供應商在2025年取得多項關鍵進展:
1. 某果鏈核心企業推出新一代AR光波導模組,通過表面浮雕工藝優化實現全彩顯示與輕量化平衡,並依託數千項專利儲備鞏固技術壁壘;
2. 某雷射顯示領軍企業研發出全球首個「PPI破萬」AR光學模組,在0.5立方厘米體積內達成720p解析度、40度視場角,且功耗低於200mW,已具備量產能力;
3. 某XR光學龍頭憑藉與Meta等國際廠商的深度合作經驗,其屏顯一體化模組(OMI)全球市占率穩居第一,並持續拓展國內雷鳥、小米等品牌客戶。
這些技術突破直接推動AR眼鏡向「更輕、更高清、更低耗電」方向發展,為消費市場放量奠定基礎。
儘管當前市場由獨角獸企業主導,但華為、小米、OPPO等傳統硬體廠商正通過投資與自研雙線切入賽道。例如某網際網路巨頭已連續多輪加碼某AR品牌,並推動其產品在導航、視頻通話等場景實現突破——用戶可通過眼鏡完成實時實景疊加導航指引或全息視頻溝通,顛覆傳統終端交互邏輯。
行業拐點初現:
技術驅動下的產業躍遷已啟動
2025年是AR眼鏡從概念走向規模化落地的關鍵年份。光學顯示技術的成熟與成本下降正推動產品體驗突破臨界點,而頭部品牌與供應鏈企業的深度協同,則加速了市場教育與用戶滲透進程。無論是追求輕量化設計的消費者,還是布局下一代終端入口的巨頭,均將圍繞「眼鏡」這一載體展開激烈角逐。隨著應用場景持續擴展,這場技術革命或將重塑人機互動方式,並孕育出新的產業生態領導者。
更多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