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能源轉型加速的背景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藉其高效率潛力和低成本優勢,正成為全球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截至2025年8月,我國在鈣鈦礦技術的研發、產業化布局及標準制定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疊層電池效率屢創新高,商業化組件產線加速落地。與此同時,穩定性驗證、產業鏈協同等問題仍制約著規模化應用。本文聚焦太陽能電池行業資訊與產業動態,解析鈣鈦礦技術的核心突破及其對光伏市場的深遠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ABX₃型晶體結構為光敏層核心材料,具有寬光譜吸收和可調帶隙特性。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鈣鈦礦/晶矽疊層太陽電池的世界最高轉換效率已達34.6%(面積1.0044 cm²),而大面積組件效率突破至30.1%(面積212.1 cm²)。此外,全鈣鈦礦疊層技術也取得重要進展:實驗室級小尺寸組件效率達30.1%,中等面積電池效率為28.2%,商業化微型組件則達到24.8%。這些數據表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提升光電轉化效率方面持續突破,正逐步縮小與晶矽電池的產業化差距。
國內企業加速推進產業化進程,截至2024年底:
資本市場對這一領域持續加碼,2024年內至少14家鈣鈦礦電池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反映行業從技術研發向規模化生產的快速過渡。
儘管技術進步顯著,產業化仍面臨多重瓶頸:
此外,行業亟需統一鈣鈦礦電池功率標定標準,以匹配量產需求。例如,在效率測試中需兼顧實驗室精度與產線檢測的兼容性,這需要學術界、設備商和製造商協同攻關。
2025年政策導向聚焦「規模化落地」,通過技術標準完善、示範項目推廣及區域產業集群建設加速產業化進程。未來關鍵突破點包括:
2025年,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初期階段,效率指標全球領先,產線建設與資本投入同步加速。然而,穩定性驗證不足、產業鏈配套短板等挑戰仍需系統解決。隨著行業標準逐步完善和實證數據積累,鈣鈦礦光伏有望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其高效化、輕量化和低成本特性將進一步重塑太陽能電池市場格局。
更多太陽能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