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瓶車屬於新能源交通工具範疇。其核心部件包括電池、電機、控制器和車架,具有環保、節能、便捷等特點。近幾年,全球電瓶車市場規模呈現不斷增長趨勢,以下是2025年電瓶車市場前景分析。
《2025-2030年中國電瓶車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電瓶車的絕對生產與消費大國。2025年中國電瓶車產量將達4800萬輛,市場規模將達2500億元,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0%以上。政策驅動(如歐盟碳關稅、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基礎設施完善(中國建成全球最大公共充電網絡)和技術突破(鈉離子電池成本下降40%)共同推動全球產量增長。預計2027年,全球電瓶車產量將突破1億輛,其中中國貢獻超60%。
2024年受新國標(GB 17761—2024)全面落地影響,市場短暫回調,銷量約5000萬輛。2025年政策紅利釋放疊加「以舊換新」補貼,銷量預計回升至5200萬輛。其中,重慶作為產業重鎮,2024年產量達298萬輛(同比增長19%),2025年上半年產量219.75萬輛(同比增長58.6%),目標2027年突破1500萬輛。
新國標實施後,大量非標車需替換。2025年上半年,全國通過「以舊換新」銷售電瓶車846.5萬輛,累計發放補貼惠及超840萬名消費者。鋰電池滲透率持續提升,鈉離子電池開始商業化應用。例如,九號公司2026年規劃推出鈉離子電池車型。
2025年上半年,電動摩托車銷量占比提升至45%(2024年為38%),主要受外賣、快遞等行業驅動。例如,美團日均配送訂單量超6000萬單,其中電動摩托車占比超80%。物流、環衛、公交等領域電動化進程加速。品牌電動輕卡在快遞行業滲透率大幅提升,每公里運營成本較燃油車降低35%。
集聚全國電瓶車行業前十強中的7家企業(雅迪、愛瑪、台鈴等),本地配套率超60%,車架、燈具等核心部件實現就近配套。智聯電瓶車配備自動駕駛、車聯網等功能,支持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例如,慶鈴汽車推出的電動重卡搭載L4級自動駕駛技術,已在港口場景商業化應用。
重慶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單位成本,例如,一體化壓鑄技術使車身零部件數量減少60%,製造成本降低15%。2024年重慶電瓶車出口占全國比重達22%,雅迪、愛瑪、台鈴三家企業出口量占全國58%。
電瓶車市場前景分析指出,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商業化加速,預計2027年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以內。L4級自動駕駛技術進入商業化試點階段,車路協同(V2X)普及優化通行效率。例如,九號公司計劃2026年推出全場景自動駕駛電動摩托車。
預計2030年電瓶車保有量達5億輛,年產量突破6000萬輛,智能化、高端化產品占比超50%。東南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年需求增速超20%,中國企業在技術標準輸出和品牌建設上占據先機。
鋰、鈷等關鍵礦產供應安全成為行業命脈。企業需通過參股礦山、發展回收技術(如寧德時代鋰回收率超95%)構建資源壁壘。行業從「使用環節減排」轉向「全生命周期減碳」。例如,比亞迪重慶工廠採用光伏發電、廢水零排放技術,實現生產環節碳中和。
總之,隨著新國標政策的持續推進與海外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電瓶車行業預計將在2025年迎來「技術+服務」雙輪驅動的新階段。在這一時期,擁有強大全球供應鏈掌控力及創新研發能力的品牌,將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更多電瓶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瓶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