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8月11日,暑期檔已進入尾聲,中國電影市場呈現顯著活力。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數據與熱門影片票房表現均創近年新高,反映出文旅消費復甦與影視產業聯動發展的積極態勢。與此同時,跨區域政策創新進一步推動了消費結構升級,為行業注入新動能。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當前市場動態及競爭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影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截至8月10日,2025年暑期檔(6月至8月)電影總票房突破8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其中,熱門影片《南京照相館》上映僅17天便攬獲超21億元票房,成為檔期領跑者。該片以獨特的敘事風格和商業類型結合,引發觀影熱潮,並帶動相關話題討論熱度持續攀升。
從競爭格局看,暑期檔影片題材多元且製作精良,頭部效應顯著。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2025年全年電影市場總票房已突破350億元,較往年提前完成階段性目標,顯示觀眾觀影需求與市場供給能力的雙重提升。
截至2025年7月底,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數超358萬人次,同比增長13.21%,航班量及旅客總量穩居中西部對外開放口岸第一。暑期期間,國際航線恢復與旅遊需求釋放形成共振效應,進一步帶動周邊影視、文旅產業鏈協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作為西南地區樞紐城市,在電影取景地推廣、文旅IP開發等領域持續發力。例如,《南京照相館》雖為虛構題材,其場景設計中融入的地域文化元素引發觀眾對拍攝地的關注,間接促進當地旅遊熱度與消費轉化。
8月10日,川渝陝滇四省稅務部門聯合推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實現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五地口岸互認。這一舉措不僅簡化了境外旅客購物流程,更通過消費便利化措施吸引國際客流,為電影衍生品銷售、文旅商品開發提供了政策支持。
數據顯示,該政策覆蓋的機場年出入境人數合計超千萬人次,未來或進一步激活免稅店、文創周邊等市場潛力。例如,熱門影片的周邊產品可通過退稅機制擴大跨境消費場景,形成「觀影-購物-離境」一體化鏈條。
數據驅動下的電影產業與區域經濟聯動效應
2025年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市場競爭已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頭部影片持續引領票房增長,同時政策創新(如離境退稅)與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為行業拓展了增量空間。成都航空口岸的出入境規模不僅反映文旅消費復甦趨勢,更通過輻射效應帶動影視、零售等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未來,跨區域資源整合與數據驅動策略將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支撐,推動電影產業鏈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更多電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