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國家統計局2025年8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房地產市場呈現新房價格環比普降而二手房同比降幅收窄的分化特徵。重點企業憑藉區位優勢和產品策略,在核心城市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但全國性需求疲軟仍對整體復甦形成制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數據折射出不同能級城市的差異化競爭態勢,為研判市場走向提供了關鍵依據。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二手房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從環比表現看,全國二手房市場價格繼續承壓。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下降1.0%,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二三線城市均下跌0.5%,但降幅收窄0.1%。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房市場中仍有6個城市實現微漲(上海、烏魯木齊等),而二手房僅太原單城保持正增長,顯示重點企業需在存量房領域採取更積極的營銷策略應對競爭壓力。
同比數據顯示結構性回暖跡象。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收窄0.3%;但二手房價同比下跌3.4%,擴大0.4個百分點,凸顯重點企業需在核心區外拓和產品升級中尋找破局點。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分別下降5.6%和6.4%,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表明非核心區域通過政策調整正逐步改善市場預期。
2025年7月新房市場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增至5個(上海以6.1%領漲),而二手房止跌城市數量從3月峰值的14個降至僅存2城。重點企業在熱點城市的項目溢價能力顯著強於三四線市場,但全國性需求不足導致競爭加劇。當前政策工具箱中既有針對剛需群體的信貸支持,也有對改善型購房的稅費減免,這些措施正在逐步傳導至二手房交易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新建商品住宅市場在一線城市出現止跌企穩信號,而二手房仍面臨較大去化壓力。重點企業需關注兩類機會:一是通過併購整合中小中介資源強化區域話語權;二是利用數位化工具提升存量房流通效率。數據顯示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降幅與上月持平,顯示政策傳導存在滯後性,未來競爭將更依賴產品差異化和服務創新。
來看,2025年7月份房價數據印證了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的判斷。二手房作為反映真實需求的重要指標,其波動直接關聯居民資產配置和企業運營策略。當前重點企業在鞏固核心城市優勢的同時,需在三四線市場探索輕資產合作模式,並藉助政策窗口期加速庫存去化。未來市場繼續大幅下探的可能性有限,但要實現全面企穩仍需供需兩端協同發力。
更多二手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二手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