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中國電解鋁大會召開之際,當前國內電解鋁行業正經歷原料成本優化、資產負債表修復及產能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隨著產業鏈各環節效率提升與市場需求穩步回暖,電解鋁市場展現出強韌的發展潛力,其價格中樞上移趨勢已成共識。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解鋁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當前國內電解鋁生產的核心成本——進口鋁土礦供應顯著改善。港口庫存持續回升至近三年高位,有效緩解了2024年因運輸不暢導致的階段性短缺問題。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主要港口鋁土礦周均到港量同比提升18%,帶動原料採購價格環比下降約6%。這種成本端的優化為電解鋁企業穩定生產利潤提供了堅實基礎,行業平均噸鋁毛利已連續五個月保持在300-400元區間波動。
受益於2023年行業盈利高峰期積累的現金流,國內主要電解鋁企業的有息負債率較上年末下降5.2個百分點至61%。隨著產能置換政策趨嚴導致新增投資需求減少,行業資本開支強度降至歷史低位(占營收比例不足8%),企業具備更強能力實施股東回報計劃。典型上市公司已將分紅比例提升至淨利潤的30%-40%,顯著高於工業金屬冶煉板塊平均水平,形成高股息資產配置價值。
從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車用鋁板帶材需求同比增長15%以上,建築型材受保障房建設推動保持韌性增長。供應側受限於"雙碳"政策約束,2025年國內合規產能僅增加70萬噸至4380萬噸,而消費端預計達到4430萬噸。這種供需缺口將推動鋁錠社會庫存持續去化,截至8月中旬較年初下降12%,市場已進入主動補庫階段。市場機構測算顯示,在電解鋁產業鏈成本維持低位(電力成本占比降至總成本的25%以下)的情況下,2026年行業加權平均噸利潤有望突破500元。
當前電解鋁產業正通過原料端降本、財務結構優化和供需關係改善形成三重增長動能。隨著高分紅特徵強化估值修復邏輯,疊加新能源等新興需求持續釋放,預計下半年電解鋁板塊將呈現盈利確定性與資本回報率同步提升的局面。行業參與者需重點關注產能置換政策執行力度及海外能源價格波動對進口窗口的影響,在把握周期屬性的同時挖掘結構性成長機遇。
更多電解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解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