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我國公共交通領域正經歷系統性升級。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國已有17個省市將L4級自動駕駛公交納入交通規劃體系,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在政策環境、技術儲備和市民接受度方面已形成獨特優勢。本文通過解析深圳B888專線的運營實踐,揭示當前公交行業在智能化轉型中的關鍵特徵與未來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公交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8月,深圳市首條L4級自動駕駛公交運營專線B888正式開通。這條串聯羅湖口岸至萬象食家的線路全長約10.3公里(上行5.7公里/下行4.6公里),全程耗時25-30分鐘,途經國貿大廈、地王大廈等核心地標,日均服務客流量預計超萬人次。其成功落地標誌著我國自動駕駛技術首次實現在超一線城市的CBD區域常態化運營,成為深圳落實"20+8"產業集群戰略的標杆項目。
該專線面臨的複雜交通場景極具代表性——日均車流超過15萬輛次,需應對非機動車穿行、行人隨意橫穿等高頻風險。車輛配備20餘組傳感器組成的360度感知網絡,通過融合激光雷達與視覺算法,在200米範圍內精準識別動態障礙物,並具備紅綠燈遮擋場景的自主決策能力。特別在嘉賓路十字路口等高危路段,系統可提前1.5秒預測障礙物軌跡,實現無保護左轉時長縮短37%,為自動駕駛公交在城市核心區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技術範本。
通過"深巴出行"平台預約制,乘客可享受免費乘車服務。車輛採用智能靠邊停車系統,在50米預判範圍內自動調整停靠位置,既保障上下車安全又減少對主路通行的影響。數據顯示,該線路高峰期站點停留時間縮短至28秒/站,較傳統公交提升31%運營效率。這種"科技+服務"的融合模式,為公共運輸如何平衡人性化與高效性提供了新思路。
深圳市通過《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構建了"技術研發-測試驗證-商業應用"全鏈條支持體系。B888專線的成功運營已吸引廣州、北京等12個試點城市參考其管理機制,形成從封閉園區到開放道路的技術疊代路徑。據行業分析,至2030年我國將建成超50條類似線路,覆蓋交通樞紐-商業區-居民區的多場景網絡。
深圳B888專線不僅展現了自動駕駛技術在公交領域應用的可能性,更勾勒出未來城市交通發展的核心邏輯:通過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協同發力,在安全前提下重構人、車、路的關係。隨著全國多地加速推進智能網聯基礎設施建設,以L4級公交為代表的新型出行服務必將從"試驗場"走向"生活圈",成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綠色脈絡。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技術疊代,更是城市治理理念與公共資源配置模式的重大創新。
更多公交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公交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