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雙碳"目標驅動下,全球製冷劑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製冷劑生產國,在配額制度深化實施的背景下,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龍頭企業憑藉技術優勢與產能儲備實現業績突破。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受供需格局優化及政策紅利釋放雙重推動,氟化工頭部企業淨利潤普遍同比翻倍增長,第三代製冷劑價格較年初漲幅超40%,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製冷劑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最新環保政策要求,第三代製冷劑(HFCs)生產配額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數據顯示,全國前五大氟化工企業合計持有超過51.45%的第三代製冷劑配額資源:巨化股份以29.78萬噸產能占據39.33%市場份額,三美股份、永和股份分別以12.11萬噸(12.12%)、未披露具體數值但位列行業前五。這一政策顯著改善了行業競爭環境,推動龍頭企業在技術研發與成本控制方面形成護城河。
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氟化工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巨化股份實現營收133.31億元(同比+10.36%),歸母淨利潤達20.51億元(同比+146.97%);三美股份以9.95億元淨利潤刷新歷史記錄(同比+159.22%)。核心驅動因素在於製冷劑價格的結構性上漲,巨化股份產品均價同比增長61.88%,達3.94萬元/噸;三美股份憑藉3.90萬元/噸的銷售均價,在銷量微降背景下仍實現營收增長。
從供給端看,配額制實施使製冷劑生產進入"特許經營"模式,企業擴產受到嚴格限制。以R32為例,截至2025年8月均價達5.95萬元/噸(較年初+40%),三季度淡季不淡現象凸顯供需矛盾緩解後的新均衡狀態。需求端則呈現多點開花態勢:國內空調更新周期啟動(平均使用年限接近10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滲透率提升至28%,疊加新興市場城鎮化進程,預計全球製冷劑需求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3.5%以上。
頭部企業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巨化股份上半年研發支出6.03億元(同比+11.69%),累計獲得25項專利授權;永和股份通過優化工藝路線實現綜合能耗降低18%。在第四代製冷劑(低GWP值產品)研發競賽中,重點企業已儲備多項技術方案,為未來十年行業疊代奠定基礎。政策導向與技術突破的雙重加持下,製冷劑產業正從周期性行業向高壁壘、穩定盈利模式轉型。
展望
2025年的氟化工行業呈現出清晰的結構性機遇:配額制重構市場格局,核心企業憑藉產能優勢持續領跑;價格上行通道疊加需求增長,短期業績確定性強;而技術創新則為長期發展注入新動能。隨著全球環保協議逐步收緊及新興市場需求釋放,製冷劑產業有望在政策紅利與消費升級雙重推動下,延續當前高景氣周期至2030年。頭部企業通過產業鏈整合、綠色技術升級,將持續鞏固在全球氟化工市場的競爭優勢地位。
更多製冷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冷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