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進入第三季度末,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供需兩端呈現顯著分化特徵。8月數據顯示新建住宅價格結構性回升,而二手房市場持續承壓,政策端對"金九銀十"周期的響應正在加速,貨幣政策環境變化為行業復甦注入新變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住宅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當前住宅市場價格體系呈現明顯分層。8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均價達1691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同比增長2.73%。這一增長主要源於核心城市改善型項目集中入市帶來的結構優化效應。反觀二手住宅市場,受"以價換量"策略影響,當月價格指數延續下行趨勢至134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6%,同比降幅擴大至7.34%。這種分化反映出購房者對住宅品質升級的需求與存量資產去化的矛盾仍在深化。
9月作為傳統政策窗口期,監管層已釋放多重積極信號。在"止跌回穩"目標指引下,新一輪支持性政策料將聚焦需求端刺激和房企融資紓困。同時,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使國內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拓寬,LPR調整可能性增大。這種宏觀環境變化正在重塑住宅市場的流動性預期,核心城市項目推盤節奏明顯加快。
從市場表現看,一線城市及強二線城市改善型住宅需求保持韌性,而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持續傳導至二手市場。數據顯示,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中60%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帶,而二手房價格跌幅超過1%的52個城市主要分布於中西部地區。這種區域分化趨勢預計將持續到年底。
隨著"房住不炒"長效機制深化,住宅市場正在經歷價值重構過程。8月數據顯示,居民購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但首付比例調整等政策仍嚴格限定在剛需和改善型客群。這種精準調控既保障了合理住房需求,也有效遏制了投機性資金流入。
2025年第三季度末的住宅市場正處於關鍵轉折期。價格體系分化、政策組合發力、區域格局重構構成了當前市場的核心特徵。隨著"金九銀十"周期啟動和貨幣政策空間打開,預計四季度核心城市住宅成交量有望企穩回升,但二手房去庫存壓力仍將制約整體回暖速度。未來政策需在防範系統性風險與促進良性循環之間尋求更精準的平衡點,推動住宅市場向居住屬性主導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
更多住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住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