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中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長態勢,前8個月進出口總值達29.5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和進口連續三個月實現雙增長,展現出外貿發展的韌性和活力。當前全球市場需求複雜多變,但中國通過多元化市場拓展、政策支持及高附加值產品優勢,持續推動外貿結構優化與規模擴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前8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9.57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3.5%。其中,出口17.61萬億元(增長6.9%),進口11.96萬億元(下降1.2%,降幅收窄0.4個百分點)。單看8月表現,當月進出口總值達3.8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4.8%和1.7%,連續三個月實現雙增長。這一數據表明,在複雜外部環境下,中國外貿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持續提升。
核心觀點: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速,民營企業貢獻突出
數據顯示,機電產品仍是出口主力,前8個月出口額達10.6萬億元(增長9.2%),占總出口的60.2%。其中,集成電路和汽車表現亮眼:集成電路出口額同比增長23.3%,汽車出口額增長11.9%,預計全年整車出口量將突破700萬輛。此外,民營企業作為外貿主體持續發力,前8個月進出口總額達16.89萬億元(增長7.4%),占全國外貿總值的57.1%,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
政策層面,穩外貿措施逐步顯效,包括貿易便利化改革、對「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深度開發等,為外貿注入新動能。例如,前8個月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15.3萬億元(增長5.4%),成為支撐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
核心觀點:區域合作深化助力外貿多元化發展
從貿易夥伴看,東協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前8個月雙邊貿易額達4.93萬億元(增長9.7%),占總值的16.7%。歐盟緊隨其後,貿易額為3.88萬億元(增長4.3%)。值得關注的是,與美國貿易額同比下降13.5%,降至2.73萬億元,反映中美經貿關係仍面臨挑戰。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數據顯示,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對華貿易額均突破千億美元,其中越南和馬來西亞分別超過兩千億美元。這種區域合作的深化不僅分散了外部風險,也為外貿增長開闢了新空間。
核心觀點:內需復甦疊加政策紅利支撐外貿韌性
進口方面,國內生產消費回升帶動累計增速逐月改善。前8個月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2.5%,達3.76億噸;機電產品進口額增長5.2%至4.72萬億元。儘管鐵礦砂、煤等大宗商品進口量有所下降,但整體需求結構的優化為後續發展提供基礎。
展望四季度,節假日消費旺季和「一帶一路」市場需求釋放或進一步提振外貿表現。同時,綠色貿易、數字貿易及服務貿易的增長潛力將加速釋放。綜合來看,在政策支持與市場活力共同作用下,中國外貿有望在複雜環境中保持穩健增長,全年增速預計穩中有升。
2025年前8個月的數據顯示,中國外貿在多重挑戰中展現出強勁韌性,出口結構持續優化、民營企業動能充沛、區域合作深化成為主要亮點。隨著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和全球市場需求回暖,四季度外貿有望延續穩健增長態勢,為全年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未來,高附加值產品競爭力提升與新興市場開拓將成為推動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更多外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外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