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核心觀點摘要
中國在2025年持續推進衛星移動通信與地面網絡的協同創新。截至當前,三大運營商已全面獲得衛星移動業務資質,手機直連衛星終端數量突破30款,高中低軌衛星系統形成多維度服務網絡,通訊產業布局正通過技術融合與場景滲透重塑行業生態。
2025年9月數據顯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至此,三大基礎電信企業均具備手機直連衛星服務能力,可深度開發應急救援、遠洋運輸等場景應用。政策層面,《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強化全鏈條監管與安全保障,推動通訊行業資訊向「全域覆蓋+安全韌性」方向發展。
截至2025年4月,中國電信聯合華為、小米等主流品牌推出約30款支持手機直連衛星的終端產品。該技術的核心價值在於「無界覆蓋」與「應急保障」,例如在戶外旅遊中實現團隊實時定位,在物流運輸中解決荒漠、海洋等無信號區域的調度難題。通訊行業資訊顯示,中小微企業正通過此類服務降低運營風險,提升作業效率。
中國已建成天通高軌衛星系統(側重通信)和北斗導航系統,並加速布局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星座。專家指出,三顆高軌衛星即可實現全球覆蓋且壽命長達15年;而低軌衛星雖需更頻繁補星,但靈活性優勢顯著。未來通訊產業布局將通過高中低軌協同,強化極端環境下的網絡可靠性——例如應急救援場景中的一鍵呼救功能,已有效降低事故響應時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運營商以共建共享模式挖掘衛星資源潛力。當前,中國星網等新興企業正通過低軌星座拓展高速數據服務,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天地融合」。行業預測顯示,地面網絡與衛星通信的互補關係將形成「差異化滲透」格局:傳統運營商聚焦城市密集區域,衛星企業則補足偏遠地區及特殊場景需求。
2025年中國通訊產業通過政策引領、技術疊代和市場協同,顯著提升了全域通信服務能力。手機直連衛星終端規模突破30款標誌著商業化進程加速,而高中低軌系統的戰略互補進一步鞏固了國家在航天與數字領域的競爭力。隨著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整合,未來通訊行業資訊將更聚焦於「安全韌性」與「效率提升」的雙輪驅動,為智慧社會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更多通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通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