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以中秋國慶假期為例的數據觀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旅行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在2025年中秋國慶超長假期期間,全國多地通過體育賽事、主題文旅活動與商業場景的深度融合,激活了旅行消費的新動能。數據顯示,依託"賽事+商圈""賽事引流"等模式,多個城市實現了觀賽流量向旅遊消費的有效轉化,並形成了差異化競爭策略。本文結合區域實踐與數據表現,解析當前旅行市場發展特徵及重點企業的戰略布局。
以北京為例,中網公開賽和WTT中國大滿貫賽同期舉辦,吸引大量球迷跨城觀賽。數據顯示,部分觀眾為支持喜愛運動員特意"勇闖客流量高峰"赴京,帶動周邊餐飲、住宿及文旅消費增長。賽事承辦方通過"票根經濟"聯動商圈,觀眾憑門票可享受合作商戶優惠,將單一場館的觀賽行為延伸至多日旅行體驗,形成"一人參賽、多人消費"的連鎖效應。
海南在中秋國慶期間集中舉辦12場青少年系列賽事,結合景區、商圈推出"體育+旅遊"套餐,推動"賽事引流、消費留量"模式落地。數據顯示,此類活動使當地景點門票預訂量同比提升35%,酒店入住率突破假期峰值。
內蒙古公布的80項體育賽事目錄中,13項重點賽事聚焦文體旅商融合,通過"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美食"等主題,引導遊客深度參與當地文化體驗。例如,在草原特色景區嵌入馬術、徒步等賽事項目,同步開發配套餐飲與住宿服務鏈。
成都依託ATP250公開賽、賽艇公開賽等國際賽事,創新推出"觀賽+熊貓基地遊覽""賽場到寬窄巷子美食街"的套票組合。數據顯示,部分景點門票通過賽事渠道銷售占比達40%,有效整合了本地旅行資源與企業合作網絡。
9月發布的《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深化"賽展節游一體謀劃"的產業融合路徑。當前,重點旅行企業正通過三大方向響應政策:
1. 場景聯動:如北京國家網球中心打造戶外觀賽與商業空間結合的新地標;
2. 數據賦能:通過分析參賽及觀賽人群消費偏好優化產品組合;
3. 產業鏈整合:賽事主辦方聯合景區、酒店、餐飲企業構建"從出發到歸程"的全鏈服務。
當前旅行市場競爭已從單一資源爭奪轉向場景創新和服務深度比拼。數據顯示,中秋國慶期間選擇"賽事+旅遊套餐"的消費者中,78%表示更看重體驗連續性而非單點消費。重點企業需在以下領域強化競爭力:
2025年國慶假期的數據表明,體育賽事正成為激活旅行市場的新引擎,並推動區域經濟形成"以賽促旅、以旅興商"的良性循環。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具備資源整合能力、場景創新能力的重點企業將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未來,旅行行業需持續挖掘賽事IP價值,構建更緊密的產業協同網絡,為消費者提供從觀賽到深度體驗的一站式服務,從而實現市場潛力的最大化釋放。
更多旅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旅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