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迅,焦炭是一種由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經過高溫乾餾得到的固體燃料,具有多孔結構、高碳含量和低揮發分的特性。它是鋼鐵、化工等工業領域的關鍵原料,以下是2025年焦炭市場規模分析。
《2025-2030年中國焦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焦炭產量預計達4.95億噸,同比增長1.1%,增速較2023年峰值(4.926億噸)進一步放緩。這一增長主要受亞洲新興市場(如印度、東南亞)鋼鐵產能擴張驅動,但全球鋼鐵需求增速下滑(預計同比下降0.9%)導致焦炭需求增長乏力。
2024年中國焦炭市場規模達1.2萬億元,但增速從2023年的5.2%降至2025年的1.1%。行業進入「減量提質」階段,規模化生產比例顯著提升,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占比突破75%,凸顯供給側改革成效。截至2025年9月,全國已淘汰焦化產能1248萬噸,新增1918萬噸,淨新增670萬噸。4.3米以下焦爐淘汰進度達90%,先進產能占比提升至65%,山西、河北完成超5000萬噸產能置換。
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中糧福臨門等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從原料到終端)構建成本優勢,金龍魚研發投入超20億元,推出「零反式脂肪酸」焦炭產品。旭陽集團通過併購擴張,產能突破1500萬噸;山東魯花聚焦花生油細分市場,2025年推出「高油酸花生油」焦炭,溢價率超50%。美錦能源在山西建設氫能產業園,焦爐煤氣制氫成本降至18元/kg,開闢新能源賽道。
山西潞寶集團應用5G+工業網際網路,實現搗固、推焦全流程自動化,故障率降低40%;通過部署傳感器網絡,煉焦爐溫精準控制,能耗降低15%。AI算法在配煤環節應用,通過模擬不同煤種配比對焦炭質量的影響,優化效率提升;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擬工廠,某企業應用後產品合格率提升,碳排放強度降低。
中國政府出台《焦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推進超低排放改造,要求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焦化企業完成改造,否則限產50%。焦炭渣制建材、廢水回用等舉措普及,山西企業通過循環經濟模式,年增收超2億元。
焦炭市場規模分析指出,中國標準輸出,中冶焦耐總包印尼德信鋼鐵焦化項目,首次實現7米焦爐海外落地;參與俄羅斯西伯利亞焦化項目,獲取優質焦煤資源並輸出技術標準。歐盟「零毀林法案」(EUDR)要求2025年後進口大豆、棕櫚油需提供「不毀林」證明,焦炭出口企業通過區塊鏈溯源技術滿足合規要求。
2025年焦爐煤氣制氫產能將達30億立方米,配套建設加氫站200座(如河鋼邯鋼氫能重卡示範線);國家能源集團寧東項目實現焦爐氣制航煤,碳排放較傳統工藝減少50%。針對高端不鏽鋼生產開發「超低磷焦炭」,解決表面質量問題;為氫能冶煉提供「高反應性焦炭」,提升還原效率。
未來五年,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將成為核心驅動力。在政策扶持、消費升級與技術創新的共同作用下,焦炭行業將實現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升級的跨越,構建「萬億生態」的未來圖景。
更多焦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焦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