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我國重要的緊固件生產基地,溫州緊固件產業歷經數十年發展已形成鮮明優勢。2025 年 1-9 月,當地緊固件產品銷售總產值達 218.7 億元,同比增長 3% 左右,其中 1-8 月出口約 9.8 億元,規上企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 15% 左右,多項數據印證了產業的穩健發展態勢。如今,溫州緊固件年產值已達 300 億元左右,占全國份額 25% 左右,在從 「製造」 向 「智造」 的轉型中,持續書寫著傳統產業升級的新篇章。
溫州緊固件產業始於上世紀 70 年代,從家庭作坊起步,憑藉對品質的堅守和市場的敏銳把握,逐步發展為國內主要生產基地。面對產能過剩、需求多變、成本上升等壓力,當地緊固件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以技術升級破解發展難題。
部分緊固件企業從傳統低端產品切入,轉向高附加值領域突破。有企業曾為開發新型不鏽鋼緊固件,歷經多次材料嘗試,最終藉助特殊材料成功開模,拿下高端訂單,此後持續優化生產工藝,不斷拓展高端市場邊界。龍頭緊固件企業則從 「賣單品」 升級為 「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反覆測試驗證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精準打磨零件數據,與眾多中外知名汽車製造商建立長期合作。隨著轉型深入,溫州緊固件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船舶、鐵路、風力、大橋等國家重點工程,形成龍灣主打非標準件、樂清聚焦電器配套、瑞安專攻汽摩配的區域特色格局。
溫州緊固件產業的高端化發展,離不開從 「低、小、散」 向智能化、數位化的轉型跨越。當地企業積極擁抱新興技術,通過打造智慧工廠、引入 MES 系統,實現緊固件生產全流程的可視化追溯,一枚螺絲從進場、生產到出品的每個環節都清晰可查,大幅提升了生產與管理效率。
「機器換人」 的推進讓行業湧現出一批高成長性企業,約 10% 的相關企業獲評各級 「專精特新」 稱號,在材料、工藝與智能裝備方面的突破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進一步助力企業轉型,行業將構建 「高校 + 科研 + 金融」 合作機制,通過 「企業出題,院校金融解題」 模式,提供技術、人才、資金服務。同時依託本地完備產業鏈,搭建採購、關鍵工序協同和物流優化的 「產業協同平台」,打通信息、產能與技術瓶頸,推動緊固件企業從 「單打獨鬥」 走向 「共生共贏」,持續鞏固 「中國緊固件之城」 的產業地位。
從家庭作坊到產業集群,從低端製造到高端智造,溫州緊固件產業憑藉持續的創新動力和清晰的轉型路徑,實現了規模與質量的雙重提升。中國報告大廳《2025-2030年中國緊固件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5 年以來的亮眼數據,既彰顯了產業的堅實基礎,也印證了升級戰略的顯著成效。未來,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產業協同的持續強化,溫州緊固件產業將繼續以高品質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拓展市場,持續擦亮 「中國緊固件之城」 的金名片,在全國緊固件行業中保持領先優勢,書寫更多產業升級的精彩篇章。
更多緊固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緊固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