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5年碳纖維布行業現狀分析:回收再製造力學強度保持96.1%

2025年碳纖維布行業現狀分析:回收再製造力學強度保持96.1%

2025-11-21 15:35:4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碳纖維布正從「一次性高端用料」轉向「可循環增強基材」。最新實驗數據顯示,經過常壓溶劑法回收並再灌注成型的碳纖維布層合板,拉伸強度最高可保持新料的96.1%,模量與延伸率同步維持在合理區間。隨著航空航天、風電葉片和氫能儲罐三大領域對輕量化需求持續放量,2025年全球待回收碳纖維布廢料預計超過18萬噸,能否在低成本條件下實現高保留強度再利用,已成為產業鏈焦點。以下通過系統試驗結果,梳理碳纖維布回收再製造過程中的關鍵性能變化與提升路徑。

  一、碳纖維布回收再制:拉伸強度仍達新料96.1%,彈性模量成主要短板

  《2025-2030年中國碳纖維布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實驗以真空輔助樹脂灌注(VARI)工藝製備3 mm厚層合板,碳纖維布體積分數控制在66%。首次回收碳纖維布(1rCFF)層合板拉伸強度為新料(vCFF)的93.8%,二次回收(2rCFF)降至63.8%;彈性模量則從134.0%反向下滑至84.6%,表明碳纖維布剛性對回收次數更為敏感。斷口顯微照片顯示,層合板均沿碳纖維布縫線處整齊斷裂,無纖維抽拔,證明界面仍保持基本完整。

  二、碳纖維布本體性能:纖維束排布規整度下降是模量衰退主因

  對30 mm×80 mm條形碳纖維布進行單軸拉伸,1rCFF強度保持94.8%,2rCFF保持89.9%;但彈性模量分別跌至新料的54.4%與53.3%,已出現「強度尚可、剛勁不足」的特徵。掃描電鏡觀察可見,回收流程中碳纖維布單絲出現不規則彎曲,束內間隙增大,導致受力時早期彈性響應減弱,從而直接拉低層合板模量。

  三、碳纖維布表面殘留樹脂:界面弱化成孔隙缺陷源頭

  熱重分析表明,未經再處理的1rCFF、2rCFF在600 ℃下質量損失分別為5.9%與8.7%,對應表面殘留環氧寡聚物。SEM截面照片顯示,這些殘留物阻礙新樹脂對碳纖維布的浸潤,形成10–30 μm級孔隙;隨著回收次數增加,界面脫黏區域擴大,孔隙率升高,成為複合層合板強度下降的次要但不可忽視的因素。

  四、碳纖維布再處理:催化劑輔助20 min可清除大部分殘膠

  在50% DMF+50% EG溶劑體系中加入0.35 mol/L TBD催化劑,對碳纖維布進行二次浸泡僅20 min,即可將600 ℃質量損失降至<5%。處理後1rtCFF表面恢復潔淨,2rtCFF僅局部存在塊狀殘膠;對應層合板拉伸強度分別提升至新料的96.1%與70.0%,證明清除殘留樹脂是釋放碳纖維布性能潛力的直接手段。

  五、碳纖維布多次循環:再處理次數與規整度衰減需平衡

  再處理雖能去膠,卻伴隨機械攪拌與溶脹作用,碳纖維布單絲錯位程度隨循環加劇。二次再處理後的2rtCFF強度較2rCFF反而下降11.9個百分點,模量同步走低。實驗指出,當碳纖維布面內彎曲率增加約5%時,層合板最終強度即出現明顯拐點;因此,優化溶劑體系、縮短攪拌時間,成為保持碳纖維布規整度的下一環節。

  六、碳纖維布再制層合板:表面質量與內部密實度同步改善

  碳纖維布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再處理碳纖維布製備的1rtCFRP表面平整無脫落,截面幾乎零孔隙;2rtCFRP僅在局部出現層間微間隙,孔隙總量已低於2rCFRP的40%。強度測試顯示,1rtCFRP拉伸強度達新料96.1%,模量回升至91%,延伸率維持0.20;2rtCFRP強度雖提升至70%,但模量僅77%,再次印證「強度易回、剛勁難復」的規律。

  總結

  2025年碳纖維布行業將呈現「增量應用」與「存量回收」並行格局。上述系統實驗證實,常壓溶劑法可在保留編織結構的前提下實現碳纖維布多次回收:首次回收再制層合板力學性能可保持93–96%,二次回收通過催化劑輔助再處理仍能獲得70%以上強度,且全部指標高於常規鋁合金。未來進一步提升剛性的關鍵在於:①開發低損傷去膠工藝,減少碳纖維布單絲錯位;②優化VARI灌注參數,降低孔隙率;③建立在線監測,實現碳纖維布回收—再製造閉環品控。隨著技術路線成熟,回收碳纖維布有望在風電、汽車輕量化結構件中規模化替代新料,為行業綠色轉型提供量化支撐。

更多碳纖維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纖維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