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隨著國內外經濟數據的好轉及周邊市場的明顯回升,以金屬商品為代表的工業品持續上漲,尤其是這一階段LME期鋁走勢強勁,儼然成為金屬商品的明星品種,可以說這一表現出乎了部分市場人士的意料。那麼究竟鋁價此輪目標位在哪裡?後期走勢到底又將如何,對於投資者而言,此時又該如何把握這樣的投資機會呢?
經濟數據回升,定量寬鬆政策持續
近期國內外經濟數據的轉好減緩了市場對於經濟前景擔憂,並且增加了投資者對於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特別是對全球市場有舉足輕重作用的美國和中國,其關鍵性經濟數據無一例外的轉好,不僅表明政府的救市政策收到了顯著效果,而且對於未來經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增強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
而當一個市場正處在信心持續回暖的上升時期,它又會通過內在的轉換反過來促進經濟數據的變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蝴蝶效應。一旦出現這種態勢時,市場就已步入良性循環當中,全球投資環境逐步轉好,從而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和力量參與到市場中做多商品。
近期中央政府一直強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態度對於保持經濟的回升提供了強力保證,未來資金仍會源源不斷地流向市場。而結合美國經濟的現狀及市場的預測,美國經濟真正實現復甦至少到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而這期間美國定量寬鬆的刺激政策使得市場仍會受益,而美元也不太可能出現持續走強的格局。
這些積極的因素保證了市場的運行方向還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市場將延著既定的步伐進一步邁進,這對於金屬商品而言顯然是積極的,利好的。
西方國家原鋁需求現曙光
在5月份全球原鋁產量明顯增長之後的6月,產量的流出似乎得到了控制,CRU最新的數據顯示,6月份較5月份出現了4.2萬噸的下降至301.3萬噸。當然6月份比5月份少一天也有影響,但是從兩個月的日均產量來看,6月份的日均產量為10.05噸,較5月份有所增長,但總體來說產量沒有人們預想中的大量上升,與此同時全球消費的數字卻開始上升了,6月份消費環比增長6.6%。
在此次CRU公布的數據中,西方國家搶盡了風頭。數據顯示,西方國家6月份的原鋁產量較5月份減少了5.8萬噸至157.6萬噸,淨進口量增加近13萬噸達18.1萬噸,消費也增加了20.6萬噸至165萬噸。這樣一來全球原鋁供需數據變化的主導就很明顯了。其中,北美和歐洲6月份原鋁需求和產量的變化也呈現一增一減的狀態。
美國在5月份的時候原鋁進口大幅上升,因美國的汽車銷售量上升,汽車商已經在開始儲備鋁庫存。另外美國近日的房屋銷售狀況得到持續改善,這增強了建築商對新屋市場的信心。
另外,北美鋁廠最新的產品訂單數據也得到改善,6月份的訂單指數(除鋁罐)為63.7,雖然仍較去年2月份時低了27.9個百分點,但卻比今年2月份的最低點高出15.1,從一切形勢向好來看,我們認為北美的鋁訂單還將持續恢復。麥格里也認為今年四季度北美的鋁錠訂單的同比增幅將出現真正的增長,而回升則從7~8月份開始。
中國鋁進出口雙雙增長顯示需求回升跡象
6月份未鍛造鋁和鋁材進口35.3萬噸,超過上個月,這有些意外,而原鋁和鋁合金的出口為2.2萬噸,較上月增加1.2萬噸,進口與出口均有所增加。市場一般認為當前正處於消費淡季中,按理來說需求不會太好。但是根據筆者的判斷,6月份鋁的進出口增長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均有所增加所致。
從當前情況來看,供應面上的壓力對於市場仍有影響,但是供應面的增加已成事實,並且已在前期得到充分消化。而消費面受制於淡季的影響,但只要基本面不再惡化,對於市場的影響應該會減弱。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出現需求增加的跡象,其影響力將會在市場中明顯放大,對於鋁價的影響也會十分明顯,而6月份鋁進出口增長的事實就滿足了這一條件。
技術分析
年初以來,LME期鋁逐步形成震盪築底、緩慢回升的格局,而近期的市場在成功衝破上檔阻力1700美元後,顯現出了加速上漲的端倪,這也是其有別於其他基本金屬價格走勢的顯著特徵。移動均線系統經過此前的膠著排列後,也於近日出現了多頭排列的跡象。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市場的走勢十分強勁。結合周線圖分析,筆者認為此輪鋁價的上漲目標位在1950~2000美元區域,雖然隨著部分技術指標的上行,市場會有超買的壓力,期價可能會出現一些技術性調整,但是在到達上述目標位之前,如果市場能守住1700美元關鍵支撐區,調整的空間就不會太大。
滬鋁同樣亦出現了強勁上漲的突破行情,預計主力合約的本次上升目標位在14800~15200元,同樣,回調時的下檔支撐區13600~13800元十分重要。
投資建議
建議此前的多頭可繼續持有,盈利目標可參照上述目標位。對於空倉者而言,在市場回落時適時介入多單,以主力合約0911為例,如果期價回落至13800元附近,建議可大膽建立1/3倉位,之後根據資金狀況及市場表現,可適度調整倉位。而止損位設在13500~13600元區域。
總之,鋁市場已進入上升周期中,預計未來還有可觀的上升空間。因此,操作上保持中期多頭思維。
來源:證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