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鎖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鄭隆喜47歲才開始創業,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吧。他就是憑著一把小小的掛鎖,十年左右時間就登上了鎖王的「封神榜」,一年造鎖就造出了1.4億元產值,其中出口額就有900多萬美元。去年8月,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梅花鎖業集團「中國十大鎖王」稱號後,鄭隆喜就特意打造了這把「鎖王」。今年鄭隆喜已61歲了,但他依然掌舵著梅花鎖業,每天依然在車間穿梭忙碌著。
「天命」年下海搏浪
一年能賺個四五萬就好了。這是鄭隆喜下海之初定下的目標數。鄭隆喜是技術員出身,從工作的第一天就與鎖具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浦江縣的國有鎖廠幹了近20年,後來轉戰義烏,在義烏市鎖廠當副廠長,做的還是技術活。
當廠長,業績幹得再出色,一年獎金最多也只是二三千元。快要「知天命」的時候,鄭隆喜想到了下海單幹。「人家能做鎖能賣鎖,自己也能做到」,鄭隆喜告訴浙江市場導報記者。
正當他心思蠢蠢欲動時,時任浦江縣父母官的鄭宇民一席話給了他一顆定心丸,鄭宇民積極鼓勵浦江人下海弄潮——農民可以下海,當幹部也可以下海試身手。
1992年,鄭隆喜辭了職,向義烏一個老闆借了15萬元,第二年辦起了鎖廠。他們剛生產的時候,市場上的掛鎖只有30毫米一種規格。鄭隆喜就憑著技術員的老底子,開發生產25毫米規格的掛鎖,就像庖丁解牛一樣,這麼一個簡單的「變種」就讓鄭隆喜嘗到了甜頭,1994年他很輕鬆就賺到了20多萬元。
為什麼取名「梅花」?鄭隆喜說,工廠是正月里辦起來的,正月里梅花盛開時,產品生產出來了,於是應景取了「梅花」,廠名為梅花,產品也為梅花,並當即向工商局申請註冊。當時他的想法也很簡單:人都有個名字,產品區別於他人也應該取個名字。
現在回過頭來,鄭隆喜很慶幸自己當時的決策。他隨機取的「梅花」給他帶了很大方便,梅花的五個花瓣均勻分布,掛鎖上的梅花圖案很好印,而且,梅花商標的製作模具也不容易損壞。
更讓鄭隆喜高興的是,從此,梅花鎖業的品牌之路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1999年,「梅花」鎖獲取了金華名牌產品;2001年,取得了浙江省著名商標;2002年,又從中國日用五金協會那裡捧回了「中國掛鎖中心」的金字招牌。
「梅花」夢開始綻放
鄭隆喜下海辦鎖廠的初衷很樸素:「一年賺個四五萬元,比上班總要好」。但一個偶然讓他改變了初衷。
有一回,一個住在香港的親戚回來省親,參觀了小小的梅花鎖廠後對鄭隆喜說,不要看現在香港台灣的一些企業做得很大,他們也像你這樣從小起家,一步步做到了亞洲第一、世界第一,你這朵小小梅花也很有發展前景的。這一席話給了鄭隆喜很大的啟發,一個做大「梅花」的夢想開始綻放。
「我有基礎,有頭腦,照樣能把企業做大」。他加大了對目標市場的調研,當時,所有的鎖廠生產的鎖要麼配兩把鑰匙、要麼配四把鑰匙。有一次,一個客戶偶然提起,市場上為什麼沒有配備3把鑰匙的鎖?細心的鄭隆喜一個子意識到:這是個市場空缺。於是果斷向市場投放配有3把鑰匙的掛鎖,果然,銷路非常好,四川人尤其喜歡。
當時,浦江辦鎖廠的人挺多,有三四百家同類型企業擠在一起,互相競爭非常激烈。為了爭奪市場,一些企業一方面壓價,另一方面又大肆偷工減料,銅匙改薄、鎖芯改銅為鋅合金。心中藏有做大抱負的鄭隆喜沒有跟這股風,堅持質量第一,「不管銅價漲得多高、不管利攤得多薄,梅花牌鎖永遠是銅鎖芯。」
由於梅花鎖質量好,做工又精細,於是,一些客戶在購買鎖時就跟著經銷商找到了他的廠。「梅花」的名聲越做越大,直接上門要貨的客戶也越來越多。
為了保證企業的發展後勁,鄭隆喜不惜巨資添置先進生產和檢測設備,成品率達到99%。高精密度的檢測設備使得梅花鎖業的產品在性能、抗拉強度、靈活度、互開率上均達到行業及國家標準,在連續八年的市場檢測中「梅花」鎖都是合格產品。
鄭隆喜說,現在,他們公司正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從接訂單開始到生產製作流程、出庫收款,全部可以依靠電腦幫助完成操作,一個工人可以同時操作好幾台機器,效率大大提高。「2008年,企業產值將達到2.5億元,到2013年要達到世界同行的先進水平」。
就這樣,鄭隆喜一步一個腳印把掛鎖廠越辦越大,離心中的夢想也越來越近。
「鎖王」揮師向海外
浦江的鎖業發展比較早,鄭隆喜下海時已比較遲了,有點像老童生趕考。但偏偏是鄭隆喜後來居上,成就了「鎖王」美譽。原因何在?鄭隆喜說,就在於他的專。鄭隆喜的發展思路很明確,就是做專做好,不是大而全,而是專而大。浦江很多鎖業發展起來了,心也就野起來,看到房地產火熱就進軍房地產,看到酒店有利可圖,就開起了大酒店。他卻不然,專心致志於這把小小的鎖,從1993年至今,鄭隆喜專研的就是一件事——如何把鎖做得更好。
現在,梅花鎖業已是國內產銷量最大、規格品種最全的專業生產鎖具的企業之一,年產量7000萬把梅花鎖,企業從生產一種鎖變為生產橫開鎖、直開鎖、銅掛鎖、鐵掛鎖、鋼掛鎖、葉片鎖、電氣專用鎖及各種異形鎖等數百種規格,鄭隆喜成了名副其實的「鎖王」。「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開發什麼」,鄭隆喜告訴浙江市場導報記者,他們公司一年有10多種新產品誕生,很受市場歡迎。
「不要小看這把小小的掛鎖呀」,鄭隆喜說,現在一些人有這樣的看法,城市裡已經不用掛鎖而只有農村在用,用掛鎖的都是窮國家,富的國家已不用了。「恰恰相反,我們的掛鎖銷售網絡都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歐美等許多已開發國家也都在用我們的鎖。」
老鄭說,他們生產的鎖剛挺進國際市場,參加德國科隆、美國芝加哥、巴拿馬等地的展覽會時,客戶都不屑過來看,沒關係,那我們去看人家的產品,找差距後再回家努力;今年再去科隆參展時,過來看樣品的客戶很多了,一些客戶還當場下單。現在,「梅花」掛鎖銷往海外市場,老外就愛不釋手。
2001年梅花鎖業拿到了自行進出口權,去年,梅花鎖業的產品打入歐美市場。
據統計,他們新開發的薄型銅鎖系列產品有100餘種打入國際市場。「今後3年,我們重點主攻歐美市場,要讓越來越多的歐美人使用我們生產的鎖」。
「浦江」鎖要成大業
今年6月,鄭隆喜在廠里舉辦了一次「中國制鎖先進設備展示會」。鄭說,他舉辦這個展示會的目的,就是讓全國做設備的人與生產鎖具的人都聚到浦江來,進行一次大交流,提升浦江鎖具整個行業的檔次和知名度。
「我現在已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想擔負起振興行業的責任」。鄭隆喜之所以以一家企業之力來承辦此次「中國」範圍的展會,就是想讓浦江鎖具獲取更多更新的市場信息,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以便及時把握機會。「溝通和交流,有時比單單的一項技術革新更能提升整個塊狀經濟的實力。」
鄭隆喜現在擔任浙江省掛鎖行業協會會長。他告訴記者,浦江縣一把小小掛鎖已經做出了一個大產業,年產量達10億把,年產值達20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60%,產品遠銷世界各地。目前,浦江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掛鎖生產加工基地和產品集散地。
「浦江依託區域優勢,形成了一條制鎖產業鏈。要想繼續保持這一優勢,浦江鎖業的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應該走到一起來,小企業可以給大企業貼牌,大企業可以把業務單子化整為零,合作比惡性的價格傾壓更能提升整個行業。」
他希望浦江的制鎖零配件企業走專業化、規模化之路,專業做鑰匙的、專業做彈簧的等加強聯合,提高產品檔次和專業水準,把浦江的制鎖產業鏈流轉得更集約更快速更潤滑,共同把浦江鎖業做得更大更強。
來源:生意社
更多梅花鎖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梅花鎖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