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正興致盎然地坐在家中收看電視,節目曲折跌宕,相當精彩。忽然,螢幕一片漆黑———停電了。你會不會感到相當懊惱呢?不過,這樣的窘境已有望淡出人們的生活。12月6日了解到,全新智能配電系統已經在上海研製成功,並在不久前榮獲上海工博會銀獎。一套智能系統可以在跳電情況下實現「零秒切換」,換言之,你可以接著看電視、工作,而不會體驗哪怕半秒的黑暗。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斷電10秒已經很麻煩了,如果發生在醫院手術室里,那更是容不得絲毫閃失。」這套系統的研製單位———上海納傑電氣成套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劍鳴告訴記者,通過在配電站屋頂增設太陽能光板,就能利用光伏發電實現無間斷用電了。記者了解到,這套E-1智能配電監控系統,專門服務於配電站,更加突出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和互動化,檢修、調度、數據記錄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智能配電系統是一名出色的「檢修工」,能快速診斷和處理故障。以往線路一旦出現問題,技術工人需要通過一個個開關、插座,挨個進行排查。居民樓還好,如果是大型企業、廠房,那工作量是十分驚人的。等到查出和處理完故障點,停電可能已經給居民、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這套智能系統則可以通過檢測網絡對熔斷器、開關、斷路器、設備等故障進行快速診斷與定位。毫不誇張地說,跳電具體是由哪棟居民樓、哪一戶、哪一個開關引起的,它都「瞭然於胸」。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GSM手機報警模塊就會將報警信息傳送到9部手機上,如母排溫度過高、開關櫃跳閘等等。這不但可以做到「實時無人值班監守」,也大大提高了故障排除的效率,減少了用戶的損失。同時,「檢修工」還能對設備進行提前預警:通過遙測的參數、遙信的狀態及動作次數的統計,智能系統對設備維護和壽命進行預測,一旦某一設備接近壽命極限,系統同樣會發出警報,從而杜絕事故隱患。
據了解,節能降耗則是智能配電系統和智能變電站的另一特點。由於採用現場總線技術,使控制電纜至少減少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不但節省了材料,也極大減少了電通過電纜時所產生的損耗,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以今年10月投運的上海首座變電站-110kV封周變電站為例,它每年可節約標煤41.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9噸。
沈劍鳴告訴記者,智能電網是全世界的一個努力方向,而智能化配電站、變電站,則是智能電網的具體實現形式。所謂智能化,就是實現電網和用戶的「對話」。通過「對話」,用電將變得更為安全、可靠、經濟,而這些最終都將反饋到終端用戶手上,也為未來的低碳經濟模式提供了一個樣本。
更多智能配電監控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配電監控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