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產收穫機械發展分析

國產收穫機械發展分析

2007-01-01 10:33: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第十三屆全國聯合收穫機技術發展及市場動態研討會上,專家們對國產收穫機械產品的質量進行了分析。現慨述如下:

    基礎件質量有提高。液壓件、發動機、變速箱、橡膠履帶,過去是收穫機械發展的難點,現在已經基本解決。液壓件甚至有超前發展。技術基本穩定,應用範圍、智能化水平也得到提高。

    小麥收穫機呈現飽和狀態。我國收穫機械2002年以後一直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小麥收穫機自走全餵入型占80%,是主體機型。小麥機收水平已經達到80%,呈現飽和狀態,很難再提升。收穫機械生產集中度高,進一步集中的可能性不大了。品牌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名牌受歡迎,其它黑馬出現的可能性很小。自走式機型基本技術還是新疆-2型,但功率向大型化發展,如果不能享受補貼,2007年可能是下降趨勢。

    背負式小麥收穫機,脫粒部件得到改進,也受到農民歡迎,近兩年可能受到市場歡迎。同時,這兩年大型拖拉機增加,客觀上也需要配套,因此,可能呈上升趨勢。

    水稻聯合收穫機半餵入是發展趨勢。水稻聯合收穫機生產主要以外資、合資企業產品為主,集中度很高。國產半餵入水稻聯合收穫機的優勢是價格,國外水稻聯合收穫機的優勢是質量。半餵入替代全餵入只是趨勢,但不可能全替代。關於水稻全餵入與半餵入機型,如果認為全餵入損失大、效率低,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目前的差別是半餵入水稻聯合收穫機能保留秸稈,而全餵入水稻聯合收穫機不能保留秸稈。

    收穫機械不僅是一種消費工具,更是一種投資工具。收穫機械企業出現產品的相互交合,企業都從單一產品向多種產品發展;產品也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發展。品種增加,功能多樣化是發展的趨勢。油菜、花生、馬鈴薯、棉花等作物的收穫機械,研發需求也很迫切。

    玉米收穫機發展要加大宣傳,搞好培訓。生產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樹立品牌形象,不能一味的只去拼價格;要搞好服務,向海爾電器一樣;應建立招回制度,改進質量,或進行產品升級。在河南等地,目前,買玉米收穫機的農戶大多是經營小麥收穫機賺到錢的農民。玉米收穫機現場演示有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不買收穫機在看,買機器的看不到。現場會有時成為一個政績工程,省級開,地市開,縣級也開,生產廠家承受不了。

    目前收穫機產品,尤其是水稻、玉米機,機型五花八門,不能統一,部件不能通用,三包服務困難,農民使用也困難。建議搞新的系統手冊,統一一些部件。不過目前的體制下,這項工作很難實施。

更多收穫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收穫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