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對電信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具有周期性作用:信息化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電信業將承擔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三網融合、移動網際網路、下一代網際網路、LTE、物聯網、雲計算、移動支付也是「十二五」期間要推動的基礎作為。其中,三網融合就在其中。三網融合真正目標以及帶來的效益又是如何呢?我們可以看下兩位專家的看法。
日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向宏日前表示,三網融合已經初步形成了規模效應,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國IPTV用戶已經超過500萬。無論是廣電還是通信,三網融合一直在談,簡單的說網絡絡融合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三網融合,一個是固定移動融合。
專家看三網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觀點是「廣電要通過他自身的網絡的改善能夠逐步提升電信業務,電信網絡通過改善進一步提升廣電的業務。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形成新的價值鏈,會產生一系列的創新的機會。但是最終目的是給用戶帶來更方便、快捷、享受多種業務的可能。」且對於網絡融合帶來的好處,他表示「可以節約30%的投資成本,地方面積可以節約50%,能耗節約55%,尤其是維護成本,根據聯通經驗,我認為可以節省50%的維護成本節省出來。」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蔣林濤表示,「網絡融合網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三網融合,一個是固定移動融合。網絡和目標就是業務融合、終端融合網絡和目標就是業務融合、終端融合。他表示,網絡融合真正的目標就是為了想實現國家的寬帶戰略,且融合過程實際上是最好的創新過程,所以行業一個驅動力是做大做強。
更多電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