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在中國醫藥產業加快製劑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中,藥用輔料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國藥用輔料行業目前呈現出「小、散、亂」的特點。隨著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推進,醫藥各大細分市場都會出現行業整合趨勢,藥用輔料這一領域也不例外。我國藥品消費市場總規模將不斷擴大,到2015年,其市場規模可達22500億元,到2020年將會達到48000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
到今年年底,全球藥用輔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5億美元左右。目前國內藥用輔料總市場規模大概在70億元左右。並且在「十二五」期間,市場需求量將以15%20%的速度增長。
在2010年公布的中國藥典中,關於藥用輔料的官方定義是:生產藥品和調配處方所使用的賦形劑和附加劑,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進行了合理評估並且包含在藥物製劑中的物質。藥用輔料除了賦形、充當載體、提高穩定性外,還具有增溶、助溶、緩控釋等重要功能,是可能會影響到藥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
產業集中度將得以提升
事實上,我國藥用輔料行業目前呈現出「小、散、亂」的特點。
目前我國藥用輔料品種大約在500種以上,但是符合藥用標準的只占不到三成。由於國內藥用輔料產業集中度比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小而散,整個行業利潤率不高。而規範國內藥用輔料市場不僅可以使行業的競爭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還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據介紹,今後隨著備案制度等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藥用輔料生產企業在資質、生產標準、經營渠道等方面將受到嚴格審核和控制,輔料產業的准入門檻將逐步提高。此外,大企業將依賴品牌、質量、科技創新和規範運作而占據主要市場,並將通過合資、併購、重組或資本市場的助力快速成長。
隨著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推進,醫藥各大細分市場都會出現行業整合趨勢,藥用輔料這一領域也不例外。
目前,A股市場中唯一的藥用輔料生產企業為河南的新開源。「下游需求旺盛,又有資本市場助力,應該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藥用輔料業獲政策傾斜
我國現代藥用輔料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口服固體製劑藥用輔料的研究才得到重視。由於輔料品種較少、規格不全、質量不穩定,嚴重影響了我國製劑的質量及研發。
「沒有好的輔料就沒有好的製劑,沒有好的製劑就沒有好的藥品。」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副會長沈賢姬對記者表示。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科技部公布的「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首次將新型藥用輔料開發的關鍵技術列入研究課題。此外,在2010版中國藥典中,新增62個輔料品種,其數量比2005版中國藥典中的輔料品種翻了近一番,並首次將對藥用輔料的通用要求放到附錄中。為了加強對藥用輔料業的管理,積極探索新的藥用輔料管理制度,《藥用原輔材料備案管理規定》已於去年公布了徵求意見稿,有望在今年開始實施。從多項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國家對藥用輔料行業的重視度已經大大提升。除了以上幾個政策外,在《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徵求意見稿)》中,中醫藥製造業里專門列出了「新型藥用輔料的開發與生產」。
不少業內專家都表示,政府的高度重視對藥用輔料生產企業而言意味著未來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市場擴容總產值水漲船高
「潛力巨大,空間無限」,業內人士如此描述藥用輔料行業的明天。
隨著國際醫藥全球化的發展,藥物生產製造環節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逐漸明顯。由於我國具有成本優勢、專業技術人員充足、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巨大,已經成為全球製藥產業轉移的重點地區。
我國藥品消費市場總規模將不斷擴大,到2015年,其市場規模可達22500億元,到2020年將會達到48000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藥用輔料占製劑產品成本的10%20%,隨著藥品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未來藥用輔料產業的總產值也將會水漲船高。
更多輔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輔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