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可望年均增長15%

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可望年均增長15%

2011-01-01 11:45:3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十二五』期間行業的產銷值將達到或接近萬億元,規劃年均增幅為15%。」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表示。

在瞻望行業下一步的走勢時,他表示,2011年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今年不可能再有與去年同樣高的增長率了。

今年產銷增幅將達12%~15%

「初步估計今年儀器儀表行業的產銷增幅將達到12%~15%,利潤增幅達到15%左右,進口增幅也將明顯大於出口增幅。」奚家成表示。

據悉,去年儀器儀表行業的產銷增幅進入了歷史高位區,其中年產銷首次超過5000億元,利潤增幅達46.65%,年利潤總額、月均利潤、同比增幅均創新高。

「基數已經很高了,今年不可能再有如此高的增長率了。」在預測分析今年的行業趨勢時,奚家成認為,行業將由恢復性增長變成恢復增長,「這兩者之間雖少了一個字,卻有很大不同,」———前者得益於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停滯的正常需求的恢復,而後者則是在新的經濟基礎上的增長,「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完全進入了恢復增長。」

「今年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奚家成表示,這其中包括宏觀經濟走勢、財政與貨幣政策、通脹與成本,「危機應對」措施的淡化和政策性措施的轉移;節能減排、抑制「雙高」和房地產等政策的執行力度和實施進展,以及匯改力度和外匯政策、貿易摩擦和國際市場等。

但「十二五」的啟動無疑將有力地推動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他舉例說,列入高端裝備製造中的「智能製造裝備創新發展工程」綱要已有初稿,其中有不少儀器儀表和儀控項目,而這些項目的確定和啟動,對全行業來說都是利好。

「除此外,據我所知,在振興新興產業中還有不少項創新發展工程,如海洋工程、新能源工程等,相關領域的規劃也將帶動儀控裝備需求的增長和提升。」他表示。

因此,對於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的總體走勢,奚家成給出的態度是「謹慎樂觀」———產銷利增幅因宏觀經濟變化將明顯低於去年,增幅前高后低;此前利潤增幅一直比產銷增幅高,估計今年將向常態回歸,「有一點要注意,企業間的差距將會明顯拉大」。

「十二五」年均增幅達15%

那麼「十二五」期間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呢?

「針對高端製造業、新興產業、國家重大工程需求等,重點發展先進自控系統、大型精密測試設備、新型儀器儀表及傳感器,建立一個包括精密製造、精益管理和現代製造服務的產業體系;提高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扶植百億元集團和特色企業,為建立高端智能裝備的基礎———現代儀控產業而努力。」奚家成介紹說。

他還給出了一組數字:具體的規劃目標是行業產銷值達到或接近萬億元,年均增幅為15%;利潤總額達到713億元,年均增幅為13%;主營收入利潤率達到8.5%~9%,總資產達到8700億元;行業出口額超過300億美元,且出口增幅大於進口增幅,其中本土企業的出口比例將大於50%,「『十二五』末期或『十三五』初期逆差將出現拐點。」

屆時,行業內產銷超百億元的企業將達到3~5家,超10億元的企業將過百家,其市場集中度將達到25%。同時,上市企業也將達到150家,本土企業的產銷值占行業總值的70%以上,本土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也將大於60%。

據悉,目前業內產銷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0家,本土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為52.67%。

「十二五」期間,行業內中高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將明顯上升,重點骨幹企業將普及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生產管理,現代服務業的業務能力也會顯著提高。

「能否把握住『十二五』的重要機遇,實現這些目標,就要看我們提升、調整以及適應的能力了。」奚家成表示。

技術瓶頸難破

「『十二五』期間的經濟轉型,有利於儀器儀表行業的快速發展。」奚家成分析了行業發展的機遇和困難。

首先,工業化中後期整個機電製造業的地位將相對上升,裝備製造業的結構調整也將向著與儀控緊密結合的中高端方向發展。「重視和突出高端裝備製造將使儀控技術發展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而節能減排、綠色經濟、自主創新、新興產業等也都將有力地推動儀控裝備的需求上升和技術發展。

其次,「兩化融合」也將長期提升對測控裝備的需求。「『兩化融合』是我國經濟由大變強的重要方針和必經之路,它是帶有時代特色的工業化,是中國特色的信息化。」奚家成表示,它包括研發設計、生產過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開發、新業態培育、企業技術改造等,但其基礎和重點則在於生產過程信息化,分為流程工業信息化和離散工業信息化,「這與儀器儀表行業密切相關」。

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也進入了新階段———製造業全球化由集中向分散再向適度集中演變,儀控產業的全球化又趨活躍,其產品由低檔向有規模需求的中高檔發展,模式也由組裝為主的合資、獨資向委託生產、由外方為主再向以中方為主經營管理轉變。

但也並非一路坦途。在奚家成看來,「十二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主要困難來自幾個方面:創新能力提升慢,技術來源依舊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企業規模及素質還有待提升;「GDP效應」在地方的影響依然嚴重等。

此外,在採訪中奚家成講述了他對行業發展的一些戰略戰術性思考。

首先,儀控產業必須要注意規模化優勢的形成和確立。「目前來看,美國工業代表了原創性開發的優勢,日本工業則代表著製造工藝的優勢,而中國工業化的優勢在於一定技術背景上的規模化製造與經營。儀控產業雖然不是規模化產業,但要在世界上立足,必須要遵從我國工業發展的特點,發揮規模化優勢,若單憑技術優勢,不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成功。」

其次,要加大開放力度,在儀控產業全球化中發展,同時還要乘經濟結構調整的強勁東風,發揮行業優勢特色,加速發展。

相關連結

「十二五」儀器儀表行業發展重點與關鍵技術

一、重點產品

(1)PA的提升1000兆瓦火電、10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城鎮供熱智能監控、油氣集中輸送等領域的過程自動化中所需要的科氏力質量流量計,多聲道超聲,高檔電磁流量計等高端流量儀表;雷達液位計等高端液位儀表,惡劣工況用調節閥,高可靠在線分析儀器。

(2)FA的發展PLC、專用控制系統、新型傳感器、典型裝備示範應用

(3)核電用1E級控制系統和2E級現場儀表風電機組及風電站控制系統及傳感器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的完善提升智能電網高級量測體系及智能電錶(4)環境自動監測系統、污染源監測系統、便攜、應急用環境檢測儀器(5)食品與藥品安全檢測儀器、樣品前處理技術與設備(6)高端動態試驗機,特殊環境試驗和變形測量試驗設備,光譜分析儀、掃描電鏡、X射線、工業CT、三維超聲等無損檢測設備等高端製造和前沿科學用科學儀器與檢測裝備

二、關鍵技術

(1)新型傳感器技術(2)工業無線通信網絡技術(3)功能安全技術(4)精密加工和特殊工藝技術(5)分析儀器功能部件及應用技術(6)智能化技術(7)系統集成和應用技術

更多儀器儀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儀器儀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