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發布以來,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及其新業態加速成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各地呈現出集聚蓬勃發展的態勢。
國家發改委日前表示,將著重營造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引導和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認真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勢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產業發展中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加強信息引導,提出對策措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據介紹,先後出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六項,包括加強宏觀引導、加大要素支持、加快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積極培育市場、開展國際合作。
在加大要素支持方面,中央財政於2011年設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初步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24個省市設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新批覆了41隻創投基金的設立方案,吸引社會資本70多億元。出台了《關於促進融資性擔保行業規範發展的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業務指引》等一系列政策。
在加強宏觀引導方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規劃和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7個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物聯網、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細分領域的專項規劃,形成了系統完整的規劃體系,明確了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國家相繼出台了新的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政策、高技術服務業指導意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等一系列產業政策,引導新興產業發展。
在加快體制改革方面,組織了第一批12個地區(城市)開展三網融合試點,第二批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業已啟動。制定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和配額交易方案,制定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杆上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
更多新興產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興產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